博采众长独辟蹊径――袁行霈先生的中国文学研究【荐】.pdfVIP

博采众长独辟蹊径――袁行霈先生的中国文学研究【荐】.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博采众长独辟蹊径――袁行霈先生的中国文学研究【荐】.pdf

熬科学人 博采众长独辟蹊径 ——袁行霈先生的中国文学研究 董希平庄永 摘 要:袁行霈先生治学。博采众长,独辟蹊径,致力于学术的代际传承和文明的国际传 播,用力领域涉及中国诗歌艺术研究、陶渊明研究、中国文学史研究、国学研究、为师之道、诗文 书法创作。本文论述其中国文学研究部分的方法及成就:即诗歌艺术研究的纵横贯通;关于陶 渊明的文献考辨与跨学科研究:以文学为本位的、多侧面透视与立体阐述的文学史研究。以及 “三古七段双视角”的文学史分期主张。 关键词: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陶渊明;中国文学史 中图分类号:1209 文献标识码:A 袁行霈先生.字春澍。江苏武进人。北京大学 释初稿.因此袁先生治学首先就是嗣绕陶渊明与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文史馆馆长、北京大学人 唐诗展开的。1962年发表的《杜甫的人格与风 文学部主任、国学研究院院长。主要著作有《中国 格》,先生自谦为“拿得出手的第一篇论文”,认为: 诗歌艺术研究》、《陶渊明研究》、《中国文学概论》、 “它在某些方面预示了我此后的研究方向。我努力 《中国文言小说书目》、《陶渊明集笺注》、《唐诗风 将学问与自身的道德修养结合在一起.希望学问 神及其他》、《学术的气象》、《愈庐集》等,主编《历 与道德共进。研究中国古典文学.要和古代的志士 代名篇赏析集成》、《中国文学史》(四卷本)、《国学 贤人交友。如果没有精神的交流与道德的升华.岂 研究》等。 不有负于前贤、有负于学问吗?”[1坤18)先生治学正 袁先生1936年生于北京,长于济南。自小随是对此锲而不舍的追求与实践。文革期间.先生先 父辈诵诗临池.于中国艺术多有亲近。1953年考后在工厂和干校劳动.利用回校喘息的机会.浏览 人北京大学中文系后更是如鱼得水.先生颖悟好 《山海经》,发现了诸多问题,后来写成《山海经 学又不乏名师指点。打下了良好的文史根基。1957初探》,《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考辨》等文,并在 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列于林庚先生门墙,从此与古 此基础上与侯忠义先生合作《中国文言小说书 典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1984年。袁行霈先生晋 目》,于1982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升为教授:1986年,取得博士生导师资格;200570年代后期。先生披阅群籍.尤其注意思想 年。被北京大学确认为资深教授。 史方面的著述.力图在思想史和文学史的交叉点 20世纪60年代初.在林庚先生的指导下参上找到研究的突破点。他以为。既要就文学论文 与编写《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袁先生负 学,着重研究文学史上各种现象、体裁、流派的产 责其中陶渊明诗文的注释。后来参与林先生主编 生和发展;又要研究一个时代和作家的成就。及其 《中国历代诗歌选》,负责初盛唐部分的初选和注 承上启下的发展状况。他主张既要将上下三千年 1 6柳,寥 高校理论战线 文学发展的来龙去脉整理清楚.又要将文学与哲 年主编的四卷本《中国文学史》在高等教育出版社 学、宗教、艺术等学科联系起来,打通其中关节,以 出版.这是一套面向2l世纪的课程教材。其中贯 期如实、完整而深刻地了解文学发展的规律。[2j联 彻了先生酝酿已久的“三古七段双视角”的文学史 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先生这一思考具有相当的理 理念。令学界耳目一新。 论高度和前瞻性.他自己的文学研究很大程度上 先生秉承学、文并重的传统.对传统文学艺术 也是遵循这一“横通与纵通”的思路进行的。 既深情妙赏。又躬自实践。其诗、文、书法皆自成一 20世纪80年代.围绕中国诗歌艺术.袁先生 家。其《愈庐集》(线装书局2008年出版)所收篇什 运用多种理论.从多学科人手

文档评论(0)

wul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