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外交史.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 一、封贡体系(内容、评价) 1、内容: (1)中国皇帝的权利与义务: 在周边国家中维持正当秩序的职责。 和平时期,通过向藩属国王派遣使节主持其册封仪式和颁发皇帝诏书的方式,中国皇帝承认这些国王的合法地位; 战争时期,当这些藩属遭受外来人侵时,中国要给予他们援助(最典型的是万历年问明廷援助朝鲜抗击丰臣秀吉的日本侵略军); 灾难时期,当藩国遭遇灾难时,中国皇帝派遣宣慰使节和颁布安抚诏令。 (2)藩属国的义务 贡方物,它们的统治者按照一定的期限、派遣一定职位的官员、沿一定的路线到中国京城,按一定的仪式将所带土特产品献给清朝统治者(即“进贡”); 跪拜称臣; 请求册封其国王; 奉中国的正朔——即按中国皇帝的年号及日月来记录历史。 2、评价: (1)建构的世界秩序是一元性等级体制。严格的等级和尊卑秩序的思想:「畿服」理论最终确立了「中心」与「周边」按照地理距离体现出的亲疏关系。这是一个呈现「同心圆」或「放射状」的包括中国内部和外部世界的等级秩序图谱。 (2)建构的世界秩序中中心与周边之间具有共容和互利的特征。文化帝国主义, 中心和边缘间的相互依赖具有非对称性,朝贡国:通过双方物质交流而互利互惠;通过双方在政治方面的合作而获益,中国:从朝贡国的朝贡行为中不仅可以获得「万国来朝」和「天下共主」的荣誉;利用朝贡国作为缓冲国,实现「天子守在四夷」的战略。 二、闭关自守政策(原因和评价) 1、闭关自守政策实行的原因 (3)就清朝而言,如果说乾隆朝以前的闭关政策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是为防范国内反清势力,那么以后,随着郑氏反清势力的消失,所实行的闭关政策,就主要是为了防范越来越多的外商和海盗的侵扰,企图以这一政策造成限制西方人涌入中国的屏蔽,以保障自己的宁静和安全。 2、评价 (1)暂时的、局部的范围看,闭关政策客观也的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外国人。 (2)从长远、从全局来看,这一政策,没有也不可能起到抵制殖民侵略的积极作用 三、中俄关系 1、俄罗斯封建主向东方拓殖 2、边境纠纷与《尼布楚条约》 四、中英关系 两个使团访华 五、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的背景 (1)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殖民扩张空前加剧 (2)中国邻国多被殖民主义者染指,缓冲地带越来越少 (3)战前的中国处于封建王朝的没落阶段。贫富分化悬殊、政权腐朽、军旅颓废、人民反抗不断。 2、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的中国外交 战争中清政府的外交政策:和战不定的政策、从拒绝直接接触到开展谈判。 3、中英《南京条约》 (1)内容:取消公行制度。英商可与中国商人自由贸易。 (2)附件:《 虎门条约》 与西方特权: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英国人可以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海关税则》收海关税率大大降低 (3)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美《望厦条约》,1844年7月签订。中法《黄埔条约》,1844年10月签订。中俄《伊宁条约》(《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1851年8月签订。 六、第二次鸦片战争 1、中英两国形势发生变化:中国强硬派抬头、对现状不满的英国—中国全境开放;进入广州城和外国公使长驻北京、中国内乱出现 2、战争的引发:“修约问题”和“马神甫事件”、“亚罗号事件” 3、中英、中法天津条约 内容:修改税则,减轻商船吨税 4、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内容:交还没收的天主教堂财产,传教士在各省租买田地建造自便(充当翻译的法国神父在葛罗的指使下,在条约文本中偷偷加入)。 5、影响 中国传统对外政策的失败: (1)抵御外国侵略的政策失败 (2)传统天朝观念和天朝体制彻底幻灭。中国外交政策发生转折性的变化 中国政局变化 (1)对内是慈禧垂帘听政和洋务派兴起 (2)对外进入中外条约关系 七、洋务运动 1、近代外交观念的产生 (1)重视国家实力的力图自强思想 (2)对国家主权的认识1866年派遣斌椿为首的非正式外交使团游历欧洲、1868-1870年蒲安臣使团出使欧美。 3、外交礼仪、外交程式的近代化 (1)各国公使上任后、御任前,都必须拜会总理衙门,总理衙门以平行的礼节接待他们,或款以酒果,或设筵招待,并随后予以回拜 (2)在交涉方面,总理衙门承担着遇事同各国公使直接谈判的职责。公使有事需到署公谈,必须先致函确定日期,由总理衙门官员届时接待。双方会谈的内容都必须记录下来,以备随时参考。双方的文书往来有照会和节略,而谈判的结果是以换议定书、签字笔录等方式定案 (3)同治帝以五鞠躬的形式接受了西方使节的觐见 八、列强对华政策合作关系与中国的开放 1、合作政策的产生及其内容 (1)合作政策的产生:1862年3月,美国国务卿西华德的“协商合作” 指示;蒲安臣向法、英、俄三国以及清政府提出“不割让主义”,主张各国在华自由竟争 (2)内容:支持清政府、维持列强在华特权、保持各国对

文档评论(0)

智慧书苑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