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思想政治教育 美国的公民教育及其他 历史 ⑴独立战争时期:反英国殖民统治,资产阶级革命需要。托马斯?潘恩、杰弗逊为先驱。 ⑵独立战争后到南北战争时期:主要是;进行美国化教育;扩张主义教育;废权主义教育。 ⑶----“一战”时期:宣扬资本主义社会的“美德”,为调和阶级矛盾提供精神动力;解释有关战争的政治问题,为垄断资本的侵略、扩张行为找借口。 ⑷----“二战”时期:好公民教育活动,主张重行轻知为特点的间接方法的道德教育。二战后,受二战及以后经济、科技至上论的影响,道德教育备受冷落。 ⑸----70年代前期:传统道德教育力量重聚,围绕战后的形式变革:力图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强调渗透性。 ⑹----今:道德滞后成为影响社会进步的严重障碍。88年,教育战略设想呼吁“把道德价值观的培养和家庭参与重新纳入教育”,“教会孩子区别正确与错误”,摈弃“价值自由观念”。“不仅仅发展学生的智力,智力加品德才是教育的目的。”92年拟订《阿斯彭品格教育宣言》,呼吁恢复传统的品格教育模式,向学生传授尊重、责任心、可靠、关心、公平、正义、公民美德与公民素质等核心价值观。93年 全国性的“品格教育伙伴”组织成立。主张:道德教育民族与国际化兼容,实践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理论 美国是当代西方国家中极为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国家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的学术界流派纷呈,著述颇丰。主要有杜威的实用主义德育理论、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拉思斯等人的价值澄清理论、班杜拉等人的社会学习道德教育理论、里考纳的完善人格道德教育理论等。 杜威的道德教育理论 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的实用主义被公认为是美国的官方哲学,其最大的特点是着眼于应付生活环境,推崇主观经验,强调行动的功利、效用。杜威非常重视道德哲学和教育哲学以及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他主张:学校道德教育目的就在于培养美国公民社会的公民,提出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应是“道德观念”而非“关于道德的观念”。他强调学校道德与社会道德的一致性。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决定道德发展的阶段性。教育者若能引导学生在道德冲突的情境中进行道德判练习,就能促进学生道德判断能力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 道德发展阶段的划分方法---“两难故事法” 海因茨的故事 欧洲一妇女因患癌危在旦夕,医生对其夫海因茨说有一种镭化合物可救其妻。但此药是本市一药剂师的新发明,此人索价2000元,海因茨尽全力只弄到1000元,他求药剂师把药便宜卖他或以后还钱,但药剂师以发明就是为赚钱的理由拒绝了他。海因茨在绝望中偷了药。 柯尔伯格的问题 海因茨该不该偷药,为什么? 假如海因茨不很爱妻子,他是否该偷药,为什么? 假定不是海因茨妻子而是他的朋友快死了,朋友家无钱有无人偷药,他是否该偷药,为什么? 为了救人性命,该不该不择手段,为什么? 海因茨偷药犯法,从道义上看,这种行为好不好,为什么? 海因茨偷药被捕,法官该不该判他的罪,为什么? 法官考虑释放海因茨,其理由是什么? 道德发展的六个阶段模式 前习俗水平 :个体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及与自身的关系认为道德的价值不决定人及准则,而是外在要求。包括1、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2、相对的快乐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 习俗水平 :个体着眼于社会的希望与要求,认为道德的价值在于为他人与社会尽义务。包括3、“好孩子” 的道德定向阶段;4、遵从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后习俗水平:个体不但自觉遵守行为公则,还认识到法律的人为性并考虑某些超越法律的普遍原则。包括5、民主地承认法律的道德定向阶段; 6、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1、不能通过直接的教导进行道德教育。 2、针对人们达到的发展阶段促其道德发展。 3、不能以教育者的权威从外面灌输道德观念。 4、不能忽视社会环境对人们道德发展的巨大作用。 价值澄清学派 代表人物:拉思斯、哈明、西蒙以及柯申鲍姆。 强调要重视价值对行为的影响,批判传统德育方法是灌输成人认为“正确的”价值观,不能导致更深层的道德信仰。 重视价值选择的过程,内容则是完全个人的、自主的。主张要帮助学生掌握价值澄清的过程、方法、技巧,以便形成学生个人的价值观。并提出了大量策略。 缺陷:完全否认说服教育、榜样示范的作用;忽视传授价值知识和间接经验的必要;否认价值观教育中的导向作用等。 西方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简介 英国:思想政治教育冠以公民教育等名称,公民教育、宗教教育、个人和健康教育是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德育不大提倡带有明显倾向性的说教。鼓励学生反省、探索、判断正确的道德观。特点:道德教育与学生指导结合;与校园美化结合;与个学科结合;与家庭教育结合。实施途径:课程教育渗透、集体礼拜、社会活动、大众

文档评论(0)

jiqingyo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