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学学科发展初探.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地质学学科发展初探 浦庆余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 从2008年末至2010年初,参加中国科协主办,中国地质学会主持,地质学史专业委员 会和徐霞客研究分会承担的“中国地质学学科史研究”项目。在与项目组同事的共同探讨中, 对中国地质学学科发展的一些特点有一些初步认识。乘这次地质学史年会的机会,提出米向 火家求教。 一、中国地质学学科发展的几个特点一 大家知道,中国地质学学科是从两方引进而发展起来的,关于中国地质学学科的初创时 期已有许多研究成果,_J.文江、翁文灏、章鸿钊有很大功劳,李四光在初创时期也有很人贡 献。通常用论资排辈的办法,称我国地学学科的创始人和奠基者为章、丁、翁、李,这已经 成为地质界的共识。 在我国,地学科学一旦引进,发展很快,这是和中国知识分子的勤奋和思想解放分不开 的。但是,在中国地质学学科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学术思想,还是学术共同体的模式,还 是模仿的多,创新的少,这似乎又反映了思想解放得还很不够。分析我国地质学学科发展的 特点,找出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对于今后我国地质学学科的发展,是会有所帮助的,有 鉴于此,作者火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中国地质学学科主要是从西方引进而发展起来的 中国古代的人们对自然现象有不同程度的认识,特别是那些人们能直接感知的天象、地 质象、地震象、气象、水象、海洋象、植物象、动物象和人体象,都有所记载。就地质象而 言,有山崩、地裂、地陷、地鸣、温泉、水沸、泉涌、火山、矿物、化石、溶洞等。至于同 属于地质现象的地震,感知更多。但是,对于这些地质现象的理解却是朦胧的。即使象《山 海经》、《尚+传·禹贡》、《管子》、《乐雅·释地》、《吕氏春秋·有始览》、《史记》、《汉j}弓》、 《后汉书》、《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等著名的文献,以至沈括的《梦溪笔谈》、李时 珍的《本草纲目》等,很少涉及地质现象,即使有所记录,也只是就事论事,而不是就事论 理。徐宠祖的《徐霞客游记》所记述的地质现象也只是岩溶洞穴而已,其余都是外动力地质 作用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中国古代产生了传统的地理学,并没有产生传统的地质学。 传统地质学产生于西方,它是工业革命的产儿。主要以考察地质现象为目的的旅行和探 险,是从18世纪开始的。从零星的地质现象的描述记录和分析,到地层层序的建立,整整 用了一个世纪的时间。在18~19世纪之交出现水成论和火成论的争论,对经典地质学的形成 和发展起着推动作用。直到19世纪中叶,地质学方法论的突破,如莱伊尔的“均一性原理”, 即地球自然过程和地质营力的“古今一致性”,建立在“一致论”基础上的将今论古的现实 96 主义方法。人们依照自然规律的守常性,对过去不同地质时代的事件进行归纳和对比,便取 得了对地球普遍原理的认识。丁是产生了静态地质学(如矿物学、结晶学、岩_彳i学)、动态 地质学(如冰川漂砾、侵蚀循环、地震等)和历史地质学(古生物学、古地理学、构造古地 理学等)。莱伊尔的《地质学原理》奠定了地质学学科的基础。 在西方下业化时代,中国止是明末清初时期。明代末年有人认为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 期,有人认为仍然是封建社会时期。不管是什么性质的社会,当时社会比较动荡,思想受到 紧同,没有发生工业革命,科学革命也就无从谈起。一直到清代末年,帝国主义列强用枪炮 砸开了中国闭锁的人门,中国为了摆脱列强的羁缚,掀起了洋务运动和夭折的维新运动,保 守的清庭也不得不考虑中国的自强。19世纪后半叶,尽管一批外国地质学家抱着不同的目 的来中国进行地质考察,也留F了一些考察报告和著作,如R.pumpelly,F.F.Von 6 Richthofen,B.Willis,SrenHedin,B.A.0pyueB等,但由于并无研究地质的人才参与, 更没有地质机构,当时对下中国地质学学科的创建,并无帮助。期间虽然翻译了一些地质著 作,只能说是中国地质学学科处在孕育阶段。 只是到了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等相继在国外学习地质并先后同国,着手在国内培 养地质人才,建立地质调查机构,办好地质教育事业,组建中国地质学会,创办地质学术刊 物。通过这些有效的工作,才使地质学学科在中国逐步建立起来。 二、中国地质学学科的建立起步虽晚,发展很快 章鸿钊于1912年1月建议,丁文江丁191

文档评论(0)

hnlhfd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