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肛,譬佩湄11,1ml●
一………”论文集 ·综述·
寿棠总结前人所论提出“外感之燥,津液结于上而为患”。
1.6火炎脑心
火之为病,有内外之分,属外感者,多由直接感受温热邪气所致,属内生者,常有
脏腑阴阳失调而成。
风寒暑湿燥入里皆可化火,脏腑功能失调,心情内郁也能化火。《尚书·洪范》曰“火
性炎上”,喻为具有温热、向上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属于火。火热阳邪上炎可扰乱
神明,出现心烦,失眠,狂躁妄动,神昏谵语等症;《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躁狂越,
皆属于火”。火热与心相应,心主血脉而藏神,火邪扰心可见烦躁,或谵妄发狂,或昏
迷等症;与肝相应,气火上逆致头痛眩晕,烦躁易怒,不寐等症;与胃相应,“胃不和
则卧不安”,表现为不寐;情志过极化火,伤及五志,上扰于脑,出现心悸虚烦,健忘
少寐等症。刘完素说:“心为君火”。《圣济总录》云:“夫心君火也,三焦相火也。盖气血
和平,三焦升降,则神明泰定。‘’一‘君火”为心之阳气,若过旺则称“心火炽盛”。孙思邈
认为“中风多由热起”。李皋说:“失阴火之炽盛,由心生凝滞,心情不安故也。心君不
宁,化而为火”《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诸燥狂越”“诸逆冲上’L皆属于火【‘71。
2.结论
综上所述,中医典籍对脑心同治论的病因学基础之一六淫因子的相关记载均是在长
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是脑心同治病因学基础的理论依据【8】。由此可见风、
寒、暑、湿、燥、火六种致病因子皆能导致心、脑疾病的发生。因此临证凡见脑心病证,
皆可根据临床症状从六淫辨证立法入手进行诊治,为“脑心同治”的临床诊疗实践提供借
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南京中医学院.黄帝内经素问译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2.郑齐.中医学“燥”的理论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
3.丁慧芬.伏暑的伏邪与发病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5):88.89.
4.胡代槐.对《明医杂著》中“杂病用丹溪”之说的浅见[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
10(7):40-41.
5.王莉.《太平圣惠方》甘寒法举要[J].浙江中医杂志,2005,40(6):236—238.
6.刘淑彦,董尚朴,郝蕾,等.《圣济总录》对《内经》病证的补充与发挥【J】.时珍国医
国药,2009,20(8):2092.2093.
7.包培蓉.吕同杰从火邪论治心绞痛[J].中国中医急症,1994,3(3):120.121.
脑心同治临床辨治初探
刘新平周海华(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056001)
摘要缺血性脑卒中和心血管病有着相同的病理基础,因此要重视脑心同治。脑心
163
首届全国巾西医结合脑心同治学术交流会暨脑心同治专qk委员会成立大会
同治理论符合传统医学整体辨证观,也是中医“异病同治”理论的深化和发展。气虚、痰
瘀为心脑血管病共同病机,治疗是以补气活血化痰通络为治法。
关键词脑心同治临床辨证治疗
心脑血管病常同时发生,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引起现代医学重视。资料研究表明,
脑血管病与心血管病常有相同的病因病理基础——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
发病机理是以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为基础,以血管慢性炎症为特征的病理过程,动脉粥样
硬化不稳定斑块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及缺血性卒中的基础。文献报道,有冠心病时脑梗死
发生率比无冠心病的高5倍,脑梗死为急性心肌梗塞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达8.6%。
文献报道脑梗死并发心血管病发生率51.2%,脑梗死伴有冠心病的发生率为35.8%。由
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心血管病有着相同的病理基础,因此要重视脑心同治。
脑心同治理论符合传统医学整体辨证观,也是中医“异病同治”理论的深化和发展。
传统医学认为,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枝节”,把五脏、六
腑、奇恒之府与形体诸窍连结成有机的整体,通过相互生克制化,在生理功能上相互联
系,病理状态下亦相互影响。疾病部位不同,但有相同的病机,故可针对病机“异病同
治”。
传统医学认为,心为生之本,统领五脏,主血脉。脑为奇恒之府,中精之府,藏
精气而不泄。学与精气名虽异,而实为一,均来源于水谷精微之气。气血同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