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蚁纤维素酶地研究.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届中国资源生物技术与糖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7.07.15.18威海 白蚁纤维素酶的研究 倪金凤 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济南250100;0531 能源、环境问题是21世纪整个人类生存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制约我国社会 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能源危机、环境恶化等严峻问题促使人们寻找可再生能源与资源。 以纤维素为主要组分的生物质是地球上含量最大的可再生资源,每年通过光合作用而产 源。利用生物技术高效转化纤维素类可再生资源,发酵生产乙醇等替代能源及各种化工 产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纤维素酶是实现生物技术高效转化纤维 素的主要瓶颈,围绕纤维素酶在真菌、细菌等领域已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白蚁纤 维素酶的研究起步晚,研究较少,随着世界能源问题的日趋严重,近年研究速度加快。 一、动物纤维素酶的研究 在传统的认识中,动物自身不含纤维素酶,昆虫白蚁等动物能够消化纤维素,是 通过它体内共生菌、原生动物分泌的纤维酶发挥作用。这种认识直到1998年在自然及 PNAS杂志上报道从白蚁和线虫自身克隆出纤维素酶基因而发生根本转变。到目前为止大 爪小龙虾、福寿螺、贝和海胆等[4—8]草食性软体动物中分离与克隆。这些动物纤维素 酶主要是内切一13-1,4葡聚糖酶和13一葡萄糖苷酶,但是从福寿螺的胃液中纯化的纤维素 种活性,是一种多功能纤维素酶(EGX)。动物纤维素酶一般不含纤维素结合域(线虫例 外),分子量较小,小于66kDa。根据其氨基酸序列,它们分别属于糖苷水解酶家族5、 9和45。。 二、白蚁纤维素酶分离与纯化 中分离纯化得到两种纤维素酶,YEGl和YEG2,分子量分别为42和41kDa[9]。这两种 对 羧甲基纤维素钠有最高活性,分别是73.6U/mgprotein(YEGl)和83.4U/mgprotein 葡萄糖。这两种酶都能水解五糖,但不能降解二糖。有意思的是YEGl和YEG2还能水解 结晶纤维素生成纤维二糖和少量葡萄糖。 蛋白质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证明纤维素酶 无鞭毛虫)Nasutitermes B一葡萄糖苷酶活性,并证明B一葡萄糖苷酶活性主要存在于唾液腺(66.7%),而内切一 子量为47 kDa,具有很高的比活性,达1200U/mg,最适pH和最适温度分别是5.8,65 oC。2002年,Nakashima等研究发现家白蚁Coptotermes 的纤维素降解系统,一套是Coptotermes特有的纤维素酶,分布在唾液腺、前肠和中肠, reesei 学特性虽有不同(酶比活性不同,降解结晶纤维素能力不同),但都仅由一个催化结 构域组成,分子量较小,成分简单,在较宽pH范围内保持高酶活。 三、白蚁纤维素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第二届中国资源生物技术与糖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7.07.15.18威海 自1998年第一个纤维素酶基因从白蚁自身克隆出来。到现在约有4科6属9种白 蚁及其体内共生物的纤维素酶基因被克隆测序。最近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研究人员又报道 从低等白蚁克隆了四个纤维素酶相关基因,其中只有1个是白蚁自身的,其它3个基因 来源于白蚁消化道内的共生微生物。序列分析表明这几个基因序列同葡聚糖内切酶、葡 聚糖外切酶及木聚糖酶的序列类似[12]。已知几种白蚁内源性葡聚糖内切酶基因(EG) 为1299bp,编码448aa,其中N末端含有20aa组成的信号肽。EG基因在£coli中 难于表达,这阻碍了白蚁纤维素酶的应用。利用不同种白蚁EG基因的高度同源性,通过 coli的异源 酶分子家族定向进化(familyshuffling)可以实现白蚁葡聚糖内切酶在E 表达[13]。筛选获得的重组突变体酶的比活性比原始酶提高16倍,耐热性增加10度 [143,在实验室50m1小规模培养体系,酶的生产量可达20 m

文档评论(0)

gubeiren_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