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利农庄:卖菜给有钱人.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利农庄:卖菜给有钱人 来源:创业邦??时间: 2011-04-14 12:58?? 作者:??字体:大??中??小 多利农庄的生意从基地化农业开始,但却在合适的时机嫁接了很多礼品营销模式与快速消费品的商业打法。   这是有机农产品基地的第六年。前三年,坐落在上海市近郊南汇区的农庄作为有机农业转换期基地收入为零,创始人张同贵不好意思说做农业,称自己在做旗下“金田投资有限公司”的投资项目;第四年,他的第一批有机蔬菜收获,菜贩给出仅几毛钱一斤的价格,一气之下他决定不再卖掉,全部打烂作为绿肥。不过这段看似有些迷茫的时光没有妨碍多利农庄向真正的盈利快速路全速进发;第五年,张同贵迅速确立了会员直销模式,拿到青云创投的总额计7000万元人民币的投资,会员数飙升并实现千万元以上的净利润;第六年,他已经准备拿下崇明岛以及北京平谷区的基地,继续封疆拓土。   有机农业的竞争门槛在于:第一是规模,第二个是早期的资金投入,第三是时间成本。   在从事有机农业的创业者受困于基地难找、产能甚微、会员数止步不前时,多利农庄的1750亩基地与5000位会员数量,几乎创造了神话。更重要的是,这个攻克有机农业几大难关的团队中,高管只有张同贵一人拥有与农业沾边的履历,总经理郭海与销售总监茅亮都是他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学弟。这个门外汉出身的团队究竟有怎样的创业秘诀?   门外汉组合   在多利农庄中,放眼望去是种植各种作物的农田与大棚,办公区域显得不大,旁边是一个拥有餐厅、住宿间,加拿大风格的接待区,以及一个用来栽种一些对湿度与温度要求严格,平时难以见到的植物,包含智能化喷灌以及温控系统的展示厅。如今张同贵泡在农庄的时间并不多,在种植方面几乎像个甩手掌柜,偶尔来到农庄,也就是在会客区洽谈合作、融资,偶尔在间隙时来到展示厅,看看开春以来的蔬菜长势。   张同贵在“四川农业大学”种植业毕业,之后从事过矿产资源、仓储物流和餐饮,但在进入中欧工商学院之前都没再涉猎农业。如果没有人提醒,这个团队几乎不会琢磨起自己“并不专业”的身份。对此,郭海觉得很有趣,“我们是一帮门外汉做农业。”而张同贵则总结,“做好农业不是农民的任务,得靠企业家,还得是资本家。”   借用一句话,“思路决定出路”。从思路上来看,张同贵从来就没有循规蹈矩,跟随传统农业的老路走。2010年6月,多利农庄刚刚度过有机转换期,张同贵打算引入郭海和茅亮,此时的农庄看起来郁郁葱葱,实则对销售环节既没经验也没太多计划,在盈利模式上还是个半成品,但凭直觉,他却宁可找几位从未种过菜、买过菜的MBA校友一同创业。   而在两位学弟迅速被他的农业梦想打动后,张同贵任命来自消费电子行业的郭海负责种植与销售,通信行业出身的茅亮负责市场与销售。在多利农庄的半年多时间,他们使出了不少与农业似乎没太大关联的招数。例如,张同贵直觉认为,多利农庄不能以超市为销售渠道,而是该选择会员制直销的时候,他们果断地将礼品营销的模式移植进来,利用B2B与B2C销售联动起来,在短时间内迅速支撑起销售额;在设立好高端的定位之后,善于公关活动营销的茅亮开始找到奢侈品联合做活动,在曾经与法拉利和奔驰合作之后,今年则计划找到保时捷,“看张总换什么车,就考虑和谁合作”,这对多利农庄找到能够为有机农业买单的人群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也许恰恰歪打正着。外行入手,善于将计就计,多利农庄的生意从基地化农业开始,但却在合适的时机嫁接了很多礼品营销模式与快速消费品的商业打法。   多利农庄的销售经验是把B2B生意过渡到B2C生意,即上半年卖券,下半年卖卡。“做有机,最重要的是将其作为一种常态、生活方式。从券到卡,才是真正的转化。”   一个很重的商业模式   2005年,张同贵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担任课题小组组长,作为毕业作业,他们关于发展有机农业的商业计划书首次提交就顺利通过。彼时,张同贵凭借多个行业的投资积累了资金实力,却对自己曾经研究过的农业种植时常惦念,本着市场导向的思路,考虑到中国人吃百味菜,要面对各种食品安全问题,便认定有机农业是未来趋势。 在一个土地招标会上,他的商业计划也顺利打动了上海市政府,轻松拿到了南汇区一块1750亩的土地。这带给张同贵不小的压力,因为基地需要进行土壤转化与建设规划。前者受困于有机农业的三年转化期,无法逾越;后者不仅是农庄主展现个人风格的表现,还是生意成功与否的重要部分,开车都要个把小时才能完整兜完的大片土地上,农庄究竟要变成什么样子才能利于种植,会潜移默化影响到整个商业模式。   张同贵为多利农庄的定位是都市农业,以城市里的中高端人群作为目标客户进行有机蔬菜的产销。在农庄进行体验农业是他计划中的一部分,于是规划中加入了日本庭院式设计的展示厅,德国风格的集装箱酒店,还融入风能、地热,以及太阳能利用的先进理念设施。土壤和水质改良方

文档评论(0)

书房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