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前 言
1.1概况
1.1.1目的、任务
为了依法申办占用矿产资源储量登记,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登记统计管理办法》及《重庆市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管理实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XXXXXXXXXXXXXXXX公司对重庆市巴南区XXXXXXXXXXX采石场开展石灰岩矿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并提交矿山石灰岩矿资源核实报告。
本次提交的《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主要是为巴南区人民政府在该区内规划经济建设用地平场时所动用的矿产资源储量提供依据,为此,XXXXXXXXXXXXXXXX公司承接了《重庆市巴南区XXXXXXXXXXX采石场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制工作。
本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1)充分收集区内以往地质勘查成果资料及矿山生产工作地质资料,进行综合研究。
(2)实地调查和检测区内现有生产采石场,采用全仪器法对矿山拐点进行测量。采用半仪器法对矿体长度、厚度进行测量并对矿体结构、构造、沿走向、倾向延伸及变化规律进行观察。
(3)调查区内地质构造、矿层赋存状况,质量及开采技术条件。
(4)综合分析有关资料,编制《重庆市巴南区XXXXXXXXXXX采石场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1.1.2位置交通
重庆市巴南区XXXXXXXXXXX采石场位于重庆市巴南区XXXXXXXXXXX,相对于重庆市主城区方位179°,相对于巴南区所在的渔洞方位110°,直距约6km,采场中心北就坐标为:X=3251690,Y 矿山有公路通渔洞,至渔洞运距约16km,矿区至南坪运距约34km,交通方便。
1.1.3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1.1.3.1地形地貌
矿区为丘陵岩溶地貌,地形总的趋势为南东高北西低,区内最高标高+410.7m,位于矿区南东侧边界外,最低海拔+298m,位于矿区西侧边界外,相对高差112.7m。区内地层多裸露于地表,岩溶、漏斗、溶隙等较为发育。
1.1.3.2气象水文
本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主要特点是冬暖夏热,降雨充沛,分配不均。根据巴南区气象局提供的资料显示,多年平均气温为17.8℃的,气温12月最低(月均6.3℃),八月最高(月均32.8℃);多年平均相对温度为79%。区内以降雨为主,雪、冰雹少见,年最大降雨量1502.4mm年最小降雨量为819.20mm,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41.8mm,降雨量一般集中在4~9月,其降雨量最高达867.8mm,占年降雨量的76%。
1.1.3.3社会经济现状
乡镇企业、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年全区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77.41亿元,同比增长41.7%;总产值295.81亿元,同比长31.8%;营业收入320.07亿元,同比增长32.9%;利润总额20.79亿元,同比增长48.9%;实交税金9.36亿元,同比增长39.4%。民营企业实现产值324.48亿元,增加值83.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7%和44.0%;营业收入349.07亿元,利润总额22.36亿元,实交税金11.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0%、52.3%、34.8%。中小企业实现产值298.75亿元,增加值79.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6%和43.2%。坚持优化发展环境,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增长。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04.53亿元,同比增长25.0%。 20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871941人,同比增长0.7%。总人口中的男性为451184人,女性为420757人,男女性别比为107.2:100。非农业人口280411人,同比增长3.6%,占总人口的32.2%,比上年上升0.9个百分点。农业人口为591530人,同比下降0.6%,占总人口的67.8%。全区出生人口8432人、人口出生率为7.31‰,死亡人口4513人,死亡率为6.9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41‰。全区2007年抽样调查常住人口87.1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8.33万人,农村人口28.78万人。
1.1.3.4地震
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02-02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附录A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图A1)和附录B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图B1),矿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1.2 以往地质工作概况
自1957年以来,本地区陆续开展过多次地质调查,主要是基础地质及煤、水泥用灰岩、锶矿等矿产勘查。
1977年,南江水文地质大队,开展了重庆幅1∶20万水文地质区域调查。1994年,川东南地质大队开展了合川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对区内地质构造、地层及其矿产进行了调查,建立了地层层序。1999年,重庆地勘总公司205队也曾对该采石场所在地区作过矿产资源调查,肯定了该矿段灰岩可作建筑用灰岩的可能。
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