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本文档下载自HYPERLINK 360文档中心,更多免费文档请访问网址
HYPERLINK /doc/info-60b7536fc5da50e2534d7f57.html /doc/info-60b7536fc5da50e2534d7f57.html
大数据背景下数字图书出版的“私人定制”断想
DIGITAL TECH.
大数据背景下数字图书出版的“私人定制”断想
曾 鹏 艳
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421001,湖南衡阳
摘 要 大数据给诸多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图书出版业也是如此。2014年3月,“京东出版”的第一部“私人定制”图书出版,以读者为导向的按需出版在数字出版背景下初现曙光。对于出版社来说,把握读者的兴趣,降低出版成本与风险,使用大数据是一条最为明确且又符合数字出版时代要求的策略。积累大数据、利用大数据、实现“私人定制”——当代出版社利用大数据,也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来开展。关键词 大数据;数字图书出版;数据挖掘;按需出版利。一方面,要善于充分利用已有的法律法规。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相继颁布了多部与数字作品著作权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为打击侵权行为奠定了坚实的法律依据;另一方面,政府应当尽快完善当前的法律法规。在数字出版这个新兴的领域,日新月异的技术让法律法规显得漏洞百出。立法部门应当加快制定适用于我国当前国情的相关规章制度,定时更新保护数字作品版权的法律法规,不让不法之徒钻了法律的空子,损害国家及作者的利益。3.3 提高民众道德观念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曾经提过“国无盗贼,道不拾遗”的说法。当人人都有健全的道德理念,生活富裕,民风淳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自然不会出现为贪图薄利而去做违章违纪的事情。消费者不购买违法的盗版产品,盗版商就无利可图,数字盗版问题自然也能够得到解决。3.4 调整出版商的营销策略
消费者使用盗版有一个很大原因就是盗版产品会比正版便宜数倍甚至数十倍。而昂贵的正版产品经过一些简单的破解和复制之后所产生的盗版,与原先的正版相比较并无太大差异。在用户体验相近的情况下,消费者显然更倾向于低廉的定价。对此,数字出版商如果能够适当调整自己的营销策略,合
图书出版的“私人定制”,在数字时代其实就是一种特殊的“按需出版”。“按需出版”是一种新颖、能够满足读者特殊需求的、依托数字系统和网络进行的出版发行方式。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使读者的阅读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还能节省人力资源、自然资源,满足当代印刷“低碳环保”的需求。以前的“按需出版”需要纸质书籍,免不了印刷环节,然而在数字阅读时代,这一环节也被省略了,读者可以直接通过手机、电纸书等设备进行阅读。“按需出理定价,那么将会在源头上制止数字盗版的横行。
一方面,个性化定价机制非常适合数字产品。Network Associates公司就曾采取“给出”策略,公司创始者John McAfee于1989年在他的电脑公告牌上贴了一个电脑杀毒工具,要求下载的人认为这种工具值多少钱给多少钱,而第一年他就赚了500万美元[6]。另一方面,政府还可以给正版数字出版商提供相应的税收优惠和财政支持,以此来降低制作及研发成本,使数字产品能够合理降价。
参考文献
[1] 约翰?冈茨,杰克?罗切斯特.数字时代,盗版无
罪?[M]. 周晓琪,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8.[2] 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M].4版.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 王聪. 对盗版软件危害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关
注, 2010(12).
[4] 张惠.数字作品版权保护对策研究[J].广东外语外
贸大学学报,2007,18(4).
[5] 管文革.试论数字版权管理[J].现代情报,2006(5).[6] 姚维保,望海军.数字版权管理(DRM)与个人合理
使用的冲突及解决途径[J].现代情报,2005(1). ■
70
2014年
科技与出版 第 9 期
DIGITAL TECH.
版”具备了发展的可能性,大数据又为读者需求的个性化满足提供了技术上的便捷和支持。
规模达6.1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占总网民数的81.0%[4]。2014年3月,我国手机阅读APP下载量分别为书旗小说14 156.6万次、掌阅iReader 14 008.3万次、QQ阅读13 161.2万次[5]。从移动终端庞大的用户基数和手机阅读软件的下载数量来看,数字阅读的前景明朗。
而众多的阅读人群面临着“重口难调”的现状,每一位读者对于数字阅读的品位和喜好都是不一样的,如何精准地进行数字阅读产品的生产和投放,如何在满足更多读者阅读品位的同时降低出版社自身的成本?如何解决一些读者对于“绝版图书”的特殊需求,如何使读者对于某一特殊版本的喜好得到满足?“数字阅读 数据挖掘”的模式或许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