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急救医学的范畴 一、院外急救 二、危重病救护 三、抢险救灾 四、战地救护 五、急救人才的培训和科研工作 现场救护 普及急救知识 现场救护原则: 1.立即使患者脱离险区 2.先救命后治病 3.争分夺秒,就地取材 4.保留离断的肢体或器官 5.加强途中监护和记录 第二节 院外急救 掌握:院外急救的原则 熟悉: 现场伤员急救的标记 院外急救技术 救护要点 了解:训练院外急救人员的基本要求 概念 广义:指伤病员在发病或受伤时,由医护人员或目击者对其进行必要的急救,以维持基本生命体征或减轻痛苦的医疗活动和行为的总称 狭义:指有通讯、运输和医疗基本要素所构成的专业急救机构,在病人到达医院前实施的现场救治和途中监护的医疗活动 区别:有否公众参与 第一节 概 述 一、院外急救的重要性 二、院外急救的特点 三、院外急救的任务 四、院外急救的原则 五、院外急救伤员的分类 六、急救指挥系统与网络化管理 七、急救技术的应用 八、急救物品的配备 院外急救的重要性 时间就是生命 猝死--最佳抢救时间4min 严重创伤--抢救的黄金时间30min 否则,院内设备再好,医生医术再高明,难以起死回生 院外急救的特点 社会性强、随机性强 时间紧急 流动性大 急救环境条件差 病种多样复杂 以对症治疗为主 体力强度大 院外急救的原则 先复苏后固定--心搏呼吸骤停又有骨折时 先止血后包扎--大出血又有创口时 先重伤后轻伤--既有垂危者又有较轻的伤员时 先救治后运送--运送途中不停止抢救措施 急救呼救并重--遇有成批伤员多人在场,分工合作 搬运与医护的一致性--安全到达目的地、减少痛苦 减少死亡 院外急救伤员的分类 判断应在1~2min内完成 呼吸、脉搏 急救标记 第I急救区--红色:病伤严重,危及生命 第II急救区--黄色:严重,无危及生命者 第III急救区--绿色:受伤较轻,可行走 第IV急救区--黑色:死亡伤病员 院外急救技术 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通气:仰卧位 开放气道保持气道通畅,是心肺复苏的关键 方法: 仰头抬颏法 托颌手法 清除口腔内异物:口腔内有异物、呕吐物、液体时 人工呼吸:口对口、口对鼻 止血 及时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对抢救病人的生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失血量 占血容量的20%以上时---出现明显症状 达血容量的40%时--------有生命危险 院外止血法: 一般止血法:创口小的出血 加压包扎止血法: 指压止血法:为最简单的止血方法 包扎 在外伤救护中应用最广,使用器材简便,可以就地取材 目的: 保护伤口,减少伤口感染和再损伤 局部加压,帮助止血,预防或减轻局部肿胀 固定伤口上的敷料、甲板 夹托受伤的肢体,使伤部舒适安全,减轻痛苦 急救用品的配备 急救盒:保健盒 急救包:以最小的容量容纳下必要的器材和药品 急救箱:能够按顺序摆放较多的医疗器材和急救药品,适用于多种危重病抢救 急救车内装备:车、担架、氧气、输液装备、各种液体、吸引器及其他抢救器材 院外急救护理 护理体检 望、触、叩、听 三清:听清、问清、看清 体检顺序: 生命体征 检查瞳孔、意识状态 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体表温度 观察一般状况 应用基本物理检查方法:头颈、脊柱、胸、腹、骨盆、四肢 救护要点 体位:在不影响急救处理 的前提下,应尽量舒适,注意保暖,使病人安静休息 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静脉留置针 松解或去除病人衣服:先健侧后患侧,情况紧急时,直接剪开 不同转运工具转送途中护理 转运过程中不中断治疗和护理,了解各种运输工具的特点护理时有侧重 担架:灾难急救转运病人最常用的工具 汽车:颠簸,晕车现象 列车:时间长短 飞机:上升和下降时气压有变化,噪音,颠簸 急诊科的设置与管理 急诊科的设置 预检分诊处 急诊诊断室 抢救室 急诊ICU 观察室 检查室等 急诊科的任务:急诊、急救、培训、科研 第三节 重症监护 历史 1958年美国巴尔地摩城市医院建立了第一个现代规范的综合性ICU 60年代,综合性ICU相继出现,使住院危重患者的医疗模式发生根本性变革 1970年美国危重病医学会(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宣告成立,标志着危重病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出现 危重病医学的学科发展和ICU建立,使传统的医院管理和医疗概念以及学术思想面临巨大的挑战 我国危重病医学和ICU 80年代以前各医学院的附属医院就建立了不同规模的抢救室或抢救小组 1982年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建立了我国第1个现代意义的ICU 1984年 北京协和医院正式建立加强医疗科(ICU) 80年代末 国内许多大医院相继建立ICU 1991年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率先建立危重病医学教研室,开展危重病医学教育 国内对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年级数学起步,玩中学不焦虑——2025秋家长培训发言稿.pptx VIP
- 保险学(第五版)课件全套魏华林第0--18章绪论、风险与保险---保险市场监管、附章:社会保险.pptx VIP
- 电力市场的原理、变革与关键问题(41页).pptx VIP
- 《康复评定技术》课件——第五章 言语功能评定技术.ppt VIP
- 电子产品维修技术中职全套教学课件.pptx
- 化妆师理论知识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康复评定技术》课件——第三章 心肺功能评定技术.ppt VIP
- 2023年CSP-S组(提高组)初赛真题(文末附答案).pdf VIP
- DB53_T 1097-2022 受污染耕地严格管控技术规范.docx VIP
- 2021年一级建造师市政李四德-锦囊妙计.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