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材外国美术史13.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三章20世纪现代艺术(二)20世纪上半叶,艺术发展的主流由种种运动构成,每一种运动各有特征,彼此影响,它们形成了改变世界的力量。此外,还有许多独立工作的艺术家,保持着自己的思考和努力。战争的爆发以及带来的伤害,使得一些艺术家深感于恐惧和痛恨,开始以新的方式表达人类共同的情怀,为争取人权进行新的书写(见图13-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成为最具影响的哲学,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Jean-PaulSartre,1905~1980年)是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希望人们在面对被战火撕裂的欧洲所表现出的荒谬和恐怖时保持正直,强调个体的尊严。存在主义在战后欧洲和美国都形成一种态度,帮助人们认识自己在荒诞世界中的位置。一、1945年后的绘画自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纽约成为艺术新力量的中心,因此,很多历史学家认为,20世纪下半叶的世界艺术发展,带着深深的美国的烙印。1930年代,有很多的艺术家和美术教师离开欧洲到美国,给美国艺术带去新的思想。马克斯·恩斯特1939年到美国,达利、米罗、蒙德里安都在1940年代移居美国。他们的到来,使得纽约成为继巴黎之后新的艺术中心。由于美国政府的“联邦艺术计划”的资助,艺术家开始不断地进行壁画创作,大型作品的出现成为惯性。尽管20世纪30年代美国艺术的主流是社会现实主义,但是新的艺术家群体中出现了很多探索立体主义、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新的方向。“抽象表现主义”在1940年代末的出现,是很多相关因素共同造就的(见图13-2)。(一)抽象表现主义美国艺术批评家罗伯特·柯茨(RobertCoates,1897~1973)在1946年使用“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Expressionism)一词形容一批艺术家的抽象作品,这个名词成为一种渐渐确立的全新风格的概括。到1951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美国抽象绘画与雕塑”展览。从此,抽象表现主义成为美国现代艺术对世界的一个伟大的贡献,它代表着艺术家标新立异的智慧以及对诗性的追求。如果说,野兽派、立体主义对美国新一代艺术家的影响在于画面的空间处理、色彩处理,超现实主义画家给美国带去的最重要影响就在于:他们倡导艺术的源泉在于无意识之中,绘画的过程应该具有自发性和随意性。以立体主义风格创作的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Pollock,1912~1956年)接受了这样的思想,威廉·德·库宁(WillemdeKooning,1904~1997年)也开始以笔触狂放的画面表现“妇女”形象,他们的创造促成了两种画面风格成型(见图13-3)。波洛克的创作方式和画面将绘画艺术推进了新的时代,他以滴洒、点射、倾注、堆砌的方式作画,画面是线条、色彩构成的网络,但后来转向了对线条的探索。他的追随者以及美国的艺术批评家共同努力,将绘画的美学追求导向了新的角度。波洛克被视作行动绘画的创始者(见图13-4)。另一种抽象表现主义风格,以马克·罗斯科(MarkRothko,1903~1970年)、巴尼特·纽曼(BarnettNewman,1905~1970年)为代表,他们在视觉上追求微妙精细的效果,将个体精神沉浸到画面中,选择大画幅的制作,将观众也融入其中。这种方式与他们所宣称的要扩大绘画的规模是一致的。其目的在于对终极意义的追求,正如纽曼所言:“我们不是在基督、人或‘生命之上,而是在我们、我们的感觉之上建造大教堂”(见图13-5)。李·克拉斯纳(LeeKrasner,1908~1984年)和路易斯·布尔茹瓦(LouiseBourgeois,1911~2010年)被视作女性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她们都致力于探索直觉和冲动在作品中的表达。抽象表现主义所倡导的审美趣味和探求精神,在艺术家们陆续离开人世的时候渐渐终结,同时也导致了新一代艺术家刻意摆脱画面的手段性表达,追求新的关注方向(见图13-6)。(二)光效应艺术有一些画家以更为极端的方式进行非具象创作,在欧洲、美国几乎同时兴起的“光效应艺术”(OpArt)可以算作代表。这个名称(Op为Optical的缩写)出现在1965年纽约举办的“眼睛的反应”画展。艺术家们完成大量经过精心设计的波纹或集合形画面,造成视觉的运动感和闪烁感,他们意图探索视神经与画面接触所产生的光效应现象与视觉效果,希望唤起与传统绘画同样动人的艺术体验(见图13-7)。光效应艺术家将作品称为“永恒抽象主义”,以强化他们的视觉理论和观察方法。随着政治、生活局面的变化,光效应艺术在被大众宠爱之后很快就因为缺乏对生活的描述而失去了地位和影响。但是它预示了未来的

文档评论(0)

医药前沿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业医药相关文档服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