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考研历史学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60分)
1.轮台罪己诏
汉武帝晚年颁布的自我反省诏书。征和四年(前89年),桑弘羊等人建议在轮台(今新疆轮台东南)屯田驻军,汉武帝借此下诏反思连年征伐导致“海内虚耗,户口减半”的弊端,明确表示“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宣布停止对外扩张,转向恢复经济、与民休息。此诏标志着汉武帝治国方针的重大调整,为昭宣中兴奠定了政策基础,是中国古代帝王通过诏书形式公开罪己、调整国家战略的典型案例。
2.括户
中国古代政府为增加户籍人口和赋税收入而开展的人口清查行动。北魏孝文帝时期已出现“括户”雏形,隋代“大索貌阅”与唐代“团貌”均属括户范畴。最具代表性的是唐开元九年(721年)宇文融主持的括户,通过设置劝农使、允许逃户自首并“轻税入官”等政策,共括得客户80余万,田亦称是,极大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括户反映了中央集权与地方豪强、国家控制人口与农民逃亡之间的矛盾,是研究中古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切入点。
3.江楚会奏变法三折
1901年清末新政期间,两江总督刘坤一与湖广总督张之洞联衔上奏的三份变法方案。包括《变通政治人才为先遵旨筹议折》《遵旨筹议变法谨以整顿中法十二条折》《遵旨筹议变法谨以采用西法十一条折》,系统提出“兴学育才”“整顿中法”“采用西法”三大主张,涵盖教育改革(废八股、设学堂)、行政改革(裁冗官、停捐纳)、经济改革(修铁路、办实业)等内容。其核心是“中体西用”,既维护传统体制,又有限吸收西方制度,成为清廷新政的纲领性文件,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4.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1933年5月由冯玉祥、吉鸿昌、方振武等在张家口组建的抗日武装。以“武装抗日,收复失地”为宗旨,吸收东北抗日义勇军余部、察哈尔地方武装及平津爱国学生,兵力达10万余人。6月克复康保、宝昌、沽源,7月攻占多伦,重创日伪军,震动全国。但因遭国民党政府军事压迫与经济封锁,同年10月失败。该事件反映了民族危机加深下国民党内部分化与民众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是局部抗战时期中国军民自发抵抗日本侵略的重要实践。
5.乌鲁卡基那改革
公元前24世纪两河流域拉格什城邦的社会改革。在位的乌鲁卡基那针对贵族横征暴敛、神庙经济垄断等问题,颁布系列法令:取消部分苛捐杂税(如丧葬税、灌溉税),限制贵族侵占平民土地,禁止以强凌弱的司法不公,规定祭司不得滥用职权勒索民众。改革缓解了社会矛盾,使拉格什“孤儿不再归其富人,寡母不再归其强者”。但因触动贵族利益,改革仅持续8年,拉格什被温玛城邦攻灭。这是目前已知世界最早的系统性社会改革,为研究早期国家治理提供了关键史料(见《吉尔苏泥板》)。
6.光荣革命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推翻詹姆士二世统治的非暴力政变。因未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得名。背景是詹姆士二世推行天主教复辟政策,威胁议会主权与新教利益。1688年6月,议会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婿、荷兰执政威廉三世率军入英,詹姆士二世众叛亲离,流亡法国。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原则,限制王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光荣革命以妥协方式完成资产阶级革命,为英国工业革命和现代民主政治奠定了制度基础。
二、史料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
材料一
“至今上(汉武帝)即位数岁,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室庐舆服僭于上,无限度。物盛而衰,固其变也。”
——《史记·平准书》
问题1:概括材料中描述的西汉社会状况,并结合史实分析“物盛而衰”的原因。
答案:材料反映了文景之治后西汉的繁荣与隐患:经济上“民则人给家足”,国家财政充盈(“贯朽”“粟陈”);但社会矛盾凸显,土地兼并(“兼并豪党”)、奢靡之风(“争于奢侈”)、等级秩序破坏(“僭于上”)加剧。“物盛而衰”的原因包括:①经济层面,土地私有制发展导致贫富分化,自耕农破产沦为流民;②政治层面,地方豪强与宗室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③政策层面,文景“无为而治”下国家对社会控制松弛,未能及时抑制兼并;④直接诱因是汉武帝继位后大规模对外战争(伐匈奴、征南越)与内兴功利(修宫室、开漕渠),消耗了前期积累的财富,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引发元封年间的流民起义与统治危机。
材料二
“因此,朕兹特宣告:凡在本王国内,所有信奉罗马天主教的臣民,其宗教信仰应受到保护;……朕亦严令,今后任何涉及宗教事务的判决,非经朕亲自批准,不得执行。……各邦诸侯、城市及其他地方当局,应确保其辖区内的臣民享有信教自由,不得因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