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库子部类书类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卷一百十三.docxVIP

书库子部类书类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卷一百十三.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库子部类书类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卷一百十三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

第一百十三卷目录

宛委山部汇考

图〈缺〉

宛委山部艺文〈诗〉

登宛委山唐宋之问

和元微之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

白居易

阳明洞前人

阳明洞二首元韩性

宛委山前人

王笥山明王元章

宛委山部纪事

东山部汇考

东山部总论

葛立之诗话〈东山〉

绍兴府志〈东山考〉

东山部艺文一

东山记宋孙枝

东山部艺文二〈诗〉

东山望海宋谢灵运

东山二首唐李白

初夏游楞伽精舍皮日休

奉和袭美初夏游楞伽精舍次韵

陆龟蒙

游东西岩宋苏轼

游会稽东山朱熹

前题王丘

游东山二首陆游

东山明李东阳

东山部纪事

东山部外编

山川典第一百十三卷

宛委山部汇考

夏禹得《山海经》之宛委山

宛委山,一名石篑山,一名玉笥山,一名天柱山,又名石匮山,在今浙江绍兴府城东南一十五里,旧传夏禹开此山,得金简玉字之书,知地理,悟治水之道,其书即今《山海经》云。

按孔灵符《会稽记》:会稽山南有宛委山,其上有石,俗呼石匮,壁立干云,有悬度之险,升者累梯,然后至焉。昔禹治洪水,厥功未就。乃跻于此山,发石匮得金简玉字,以知山河体势,于是疏导百川,各尽其宜。按《水经渐江水注》:会稽山东又有石山,石形似匮,上有金简玉字之书,昔夏禹发之,得百川之理也。又浙城东郭外有玉笥竹林,云门天柱,精舍,并疏山创基架林裁宇,〈疑脱一字〉涧延流尽泉石之好。按《太平御览·会稽诸山考》:石篑山,其形似篑,在宛委山上。《吴越春秋》云:九山东南,曰天柱山,号宛委,承以文玉覆以磬石,其书金简青玉为字,编以白银。禹乃东巡登衡岭,刑御白马以祭之,有赤绣文衣男子,自称元夷苍水使者,谓禹曰:欲得我简书,知道水之方者,齐于黄帝之岳。禹乃齐登石篑山,果得其文。乃知四渎之眼,百川之理,凿龙门通伊阙,遂周行天下,使伯益记之,名为《山海经》。

按《方舆胜览》:浙东路绍兴府宛委山,在会稽县东南十五里。

按《潜确类书·区宇部》:宛委山,在绍兴府与会稽山相接,壁立干云,升者缘梯而上,上有石匮,禹发之得赤圭,如日。碧圭如月,长一尺二寸,又传禹治水毕,藏金简玉字于此。

按《绍兴府志·山川考》:宛委山,在府城东南一十五里,山上有一石篑,壁立干云,升者累梯而上,《十道志》云:石篑山,一名宛委,一名玉笥,有悬崖之险,亦名天柱山。昔禹治水,功未成。乃齐于此,得金简玉字,因知山河体势。《遁甲开山图》:禹治水,至会稽宿衡岭,宛委之神奏玉匮书十二卷,禹开宛委山,得赤圭如日,碧圭如月,各长一尺二寸,山下旧有栖神馆。唐改为怀仙馆,今为龙瑞宫,有洞曰:阳明洞,天山巅有飞来石,其下乃葛仙翁井,山南则叶天师龙见坛。

会稽阳明洞,在宛委山,洞是一巨石,中有罅。旧经云:道家之第十一洞天也。一名极伭太元之天。《龟山白玉上经》云:会稽山,周围三百五十里,名阳明洞天,皆仙圣天人都会之所,则第十一洞天,盖会稽诸山之总名,不独此石罅也。石名飞来石,上有唐宋名贤题名洞,或称禹穴,唐观察使元稹以春分日投金简于此,有诗,白居易和焉。明新建伯王守仁,以刑部主事告归,时结庐洞侧,因以为号。今故址犹在,其谪龙场也。名其东洞,曰小阳明洞天,盖以寄思云。

按《会稽县志·山川考》:宛委山在县东南十五里,一名石篑山,又名玉笥山,《史记》云:太史公上会稽探禹穴,注云大禹至会稽,因葬焉。上有孔穴,民间云禹入此穴,按诸书皆以禹穴系之,会稽宛委山里人以阳明洞为穴,今无所考,惟唐郑鲂书禹穴二大字,元微之铭,而鲂序之。然昌黎送惠师云:尝闻禹穴奇,东去穿瓯闽。越俗不好古,流传失其真。则禹穴不可定名,久矣。

皇祊岭,在宛委山。

研朱石,在宛委山侧。《郡志》:葛稚川既仙去,遗石于此,岁久弥大。

虾蟆石,在宛委山与龙瑞宫对;昔宫廪失粟,莫知盗者,有方士言盗乃朝山之怪物也。羽流信之,命工凿损石口,患遂息。

宛委山部艺文〈诗〉

登宛委山唐宋之问

禹穴今朝到,耶溪此路通。著书闻太史,炼药有仙翁。鹤往笼犹挂,龙飞剑已空。石帆摇海上,天镜落湖中。水底零霜白,山边坠叶红。归舟何虑晚,日暮使樵风。

和元微之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白居易

青阳行已半,白日坐将徂。越国强仍大,稽城高且孤。利饶盐煮海,名胜水澄湖。牛斗天垂象,台明地展图。瑰奇填市井,佳丽溢闉阇。句践遗风霸,西施旧俗姝。船头龙夭娇,桥脚兽睢盱。乡味珍蟛,时鲜贵鹧鸪。语言诸夏异,衣服一方殊。捣练蛾眉婢,鸣桹娃角徒。江清敌伊洛,山翠胜荆巫。华表双栖鹤,联樯几点乌。烟霞分渡口,云树接城隅。涧远松如画,洲平水似铺。绿科秧早稻

文档评论(0)

8d7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