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2026届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古诗鉴赏详解:吕蒙正《题阙里》.docxVIP

盐城市2026届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古诗鉴赏详解:吕蒙正《题阙里》.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题阙里

吕蒙正

南沂西泗绕晴霞,北岱东蒙拥翠华。

万里冠裳王者会,千年邹鲁圣人家。

高林蔽日无巢鸟,古碣埋云半吐花。

瞻望宫墙空佝偻,敢从沧海问津涯。

【注释】

阙里:孔子故里,孔子曾在此讲学,后建有孔庙。

吕蒙正(944或946—1011):宋河南人,字圣功。太宗太平兴国二年进士第一。历著作郎、翰林学士,参知政事。端拱元年,拜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平章事。淳化二年罢为吏部尚书。四年,复相。至道初,出判河南府。真宗咸平四年,第三次入相。六年罢。授太子太师,封莱国公,改许国公。有重望,直言敢谏。能知人,识重富弼,荐侄夷简,后俱成名相。卒谥文穆。本诗作于诗人三十岁时。

沂、泗:指沂河、泗水。

晴霞:明霞。

岱、蒙:指泰山、蒙山。泰山,又名岱宗。

翠华:天子仪仗中以翠羽为饰的旗帜或车盖。

冠裳:指官吏的全套礼服。又,指官宦士绅。

王者:帝王,天子。

千年:极言时间久远。

邹鲁:邹国、鲁国的并称。又,邹,孟子故乡;鲁,孔子故乡。后因以“邹鲁”指文化昌盛之地,礼义之邦。

圣人:指品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又,专指孔子。

蔽日:遮蔽日光。

碣[jié]:刻有文字的圆形石碑,用以记载事迹或颂扬功德等。

埋:藏起来使不明显。

瞻望:远望;展望。又,仰望;仰慕。

宫殿:指帝王住所。亦泛指高大华丽的房屋。

空:徒然地,白白地。

佝偻:曲背。

敢:怎敢。

沧海:大海。

津涯:边际,范围。

【译文】

我就孔子故里阙里题写的诗句

吕蒙正

南面的沂水、西面的泗水环绕着晴日的云霞,北面的泰山、东面的蒙山簇拥着苍翠的山峦。万里之外的王公贵族在此聚会,这里是传承千年的邹鲁之地、圣人故乡。高大的树林遮蔽太阳,没有鸟儿筑巢,古老的石碑埋没在云雾中,其上纹路若隐若现,如同花朵含苞待放。恭敬地瞻望宫殿,徒然弯着身子,怎敢在这如沧海般深邃的学问中探寻边际。

【赏析】

《题阙里》为宋代吕蒙正所作的七言律诗,是一首怀古咏史诗,描绘了阙里(孔子故里)周边沂泗环绕、岱蒙拥翠的壮丽景色,赞颂此地作为千年邹鲁圣人家、万里冠裳王者会之所的非凡地位,同时刻画古木蔽日、碣石半露的古迹之态,以“瞻望宫殿空佝偻”表达对圣人先哲的崇敬,流露出自身于学问与人生之途的谦逊态度。首联写山水环绕,气势恢宏;颔联点明此地为千年圣人之乡,凸显其文化地位;颈联借高树古碣,展现历史沧桑;尾联以诗人谦卑之态,表达对圣人文化的敬仰。全诗将写景与怀古相结合,通过细腻的笔触,营造出庄重肃穆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儒家文化发源地的赞美与崇敬,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是一首颇具文化内涵的怀古诗篇。

具体而言,首联从地理环境入手,“南沂西泗”“北岱东蒙”勾勒出阙里被山水环绕的格局,“绕晴霞”“拥翠华”描绘出晴霞映照泗水、蒙山苍翠的美景,展现出阙里环境的壮美,为下文写人文底蕴做铺垫。

颔联点明阙里的重要地位,“万里冠裳王者会”写出此地曾是王者会盟之地,彰显其政治地位;“千年邹鲁圣人家”强调这里是孔子等圣人的故乡,突出其作为儒家文化发源地的深远影响。

颈联聚焦于阙里的古迹,“高从蔽日”的古树遮天蔽日,以至于没有鸟儿筑巢,“古碣埋云”的石碑半隐于云雾之中,表面生满苔藓如花开,通过这些描写,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与神秘感。

尾联写诗人瞻仰宫殿时恭敬的姿态,“佝偻”一词生动表现出诗人的谦卑;“敢从沧海问津涯”以反问作结,表达诗人自愧不如,不敢探寻儒家文化深邃如海的学问,进一步深化了敬仰之情。

试题:

(四)阅读IV(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题阙里[注]

吕蒙正

南沂西泗绕晴霞,北岱东蒙拥翠华。

万里冠裳王者会,千年邹鲁圣人家。

高林蔽日无巢鸟,古碣埋云半吐花。

瞻望宫墙空佝偻,敢从沧海问津涯。

【注】阙里:孔子故里,孔子曾在此讲学,后建有孔庙。本诗作于诗人三十岁时。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起笔描绘了阙里山清水秀的宜人景色,交代了其独特的地理格局,意境开阔。

B.颔联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展现儒家文化跨越地域的凝聚力,超越时间的影响力。

C.颈联笔锋一转,景象从壮阔繁盛转入荒凉萧瑟,在今昔对比中透露出诗人的感伤。

D.诗歌将山水之景、人文历史和个人感悟融为一体,情景交融,抒发了怀古之思。

16.古代学者认为“构文之道,实字其体骨,而虚字其性情也。”本诗尾联“空”“敢”二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答案:

15.C

16.①“空”表达了诗人只能瞻仰圣人遗迹,不能亲受圣人教诲的遗憾。②“敢”表达了诗人在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面前的谦卑。③“空”“敢”连用,强化了诗人对孔子及儒家文化的敬仰。(共6分。每点2分)

【补充】:答到“‘敢’表达了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诗人想要积极有所作为的志向”亦可给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中高考语文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15年深耕,专注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领域认证 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