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选修3-3-第一章第1节-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教案.docVIP

鲁科版选修3-3-第一章第1节-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教案.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为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物理选修3-3第一章第一节内容中的一局部,该局部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到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了解微观世界,并通过相应的试验来估算分子的直径,让学生对微观世界有初步的把握并对微观世界有进一步的认识。除此之外,本节内容是介绍物质的根本组成,为后面章节的学习起铺垫作用,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选修3-5中已经学习到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等微粒组成,并对原子的大小有整体的把握,但从未对其尺寸大小进行相应的探究,本节课将通过相应的试验对微观分子的大小进行探究,并学会如何估算分子的体积,直径、分子数等,加深学生对分子的理解以及对宏观物质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一般分子直径和质量的数量级;

〔2〕知道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含义,记住这个常数的数值和单位;

〔3〕知道用单分子油膜方法估算分子的直径。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在物理学中的估算能力,会通过阿伏伽德罗常数估算固体和液体分子的质量、分子的体积〔或直径〕、分子数等微观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运用理想化方法,建立物质分子是球形体的模型,是为了简化计算,突出主要因素的理想化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使学生理解和学会用单分子油膜法估算分子大小〔直径〕的方法;

〔2〕运用阿伏伽德罗常数估算微观量〔分子的体积、直径、分子数等〕的方法。

2、难点

〔1〕物质的组成;

〔2〕油膜法估算分子直径大小的理解;

〔3〕通过阿伏伽德罗常数对微观量的估算的方法。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实验法,练习法

六、教学设备

1、幻灯投影片或课件:水面上单分子油膜的示意图;离子显微镜下看到钨原子分布的图样。

2.演示实验:演示单分子油膜:油酸酒精溶液〔1∶200〕,滴管,直径约20cm圆形水槽,烧杯,画有方格线的透明塑料板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引入

古代人类对物质的组成的思考: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留基波和他的学生的争论:把一块金子切成两半,接着把其中一块金子再切成两半,这样继续下去,能分割到什么程度。要么这种分割能够永远继续下去;要么有一个限度,不能进一步分割了。也就是说,物质要么是连续的,可以无限分割下去;要么物质是由不可分的粒子构成的。在他们看来,第一种说法是荒唐的,因此,他们的结论是:物质是由小得不被发觉的“a-tomos〞粒子〔即原子〕构成。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万物是由土、水、火、空气和以太这五种物质构成;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均服从一定比例的数;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等人建立了早期的原子论,认为万物均由不可再分割的微小实体——原子构成。

我国西周时期盛行五行学说,认为万物均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组成。春秋时期老庄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万物均由“道〞生成。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墨子那么提出万物是由不可分割的最小单元“端〞构成。

古代,人们对物质组成的认识更多的是表达了一种哲学思想。而在今天,我们那么更多的建立在严密的实验根底上。

回忆并听讲

图片展示微观世界

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树叶逐渐被放大的图片放大6倍时,可以看到清晰的叶脉;放大20000倍时,可以看到它是由细胞所组成的;放大时,就可以看到他的分子结构了。再展示原子的隧道显微照片。

提问:试猜测一张纸,一片陶瓷经过放大后是什么样的情景?

展示图片:扫瞄隧道显微镜下的硅片外表原子的图像

结论〔板书〕: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

分子:在热学中由于原子、离子和分子做热运动时遵循相同的规律,所以原子、离子、分子统称为分子

学生观察并答复以下问题

实验演示——

油膜法测分子的直径

上面分析知道:分子的体积是极其微小的,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都不能看到;放大到几十亿倍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才能看到。既然分子小得看不见,那怎样能知道分子的大小呢?怎样测量呢?

油膜法测分子的直径:

〔1〕根本原理

将一滴体积的小油滴,滴在水面上,在重力作用下尽可能的散开形成一层极薄的油膜,此时油膜可看成单分子油膜,油膜的厚度看成是油酸分子的直径,所以只要再测定出这层油膜的面积,就可求出油分子直径的大小.该方法中有三个简化处理:把分子看成一个个小球;油分子一个紧挨一个整齐排列;认为油膜厚度等于分子直径.

〔2〕具体方法:

①配置体积浓度为a的酒精〔C2H5OH〕油酸〔C17H33COOH〕溶液;

②用注射器或者滴管将酒精油酸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记下两桶内体积增加到一定体积〔如1mL〕时的滴数,由此求出一滴酒精油酸溶液的平均体积V0;

③向浅水盘内倒入清水,在水面轻轻而又均匀地撒上一层痱子粉。在水面上用注射器或者滴管滴一滴配置好的酒精油酸溶液,当油层不在扩散、形状稳定时

文档评论(0)

192****93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