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福建省福鼎市第四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VIP

2026届福建省福鼎市第四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鼎四中i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

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1.福建昙石山文化遗址地处闽江下游地区,该遗址发现大量海蚬、牡蛎、龟等类型的贝壳,有的地方堆积厚达3米多。遗址中出土的凹石与北方内陆的砾石相似,但凹石是一种贝类食物加工工具。此外,还出土少量农业工具,如石锛、石刀。由此可知,昙石山文化

A.属于旧石器时代B.具有鲜明的海洋文化特征

C.与中原文化迥异D.在生产领域出现专业分工

2.商朝时期的龙形象主要呈现在青铜器上。商人崇拜神灵,龙是其崇拜的百神、问卜的对象之一,因此青铜器中的龙纹具有狞厉感,神秘而抽象。这说明商朝

A.统治有浓厚神权色彩B.萌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C.盛行天人感应的思想D.祭祀和占卜活动频繁

3.西周时期,臣谏簋铭文中记载臣谏因为自己儿子已亡,就把同母弟引庸的长子倐(shū)上报邢侯和周王,令倐继承自己的职位。此现象说明

A.宗法制继承原则被破坏B.宗法制度实际中更灵活

C.礼乐秩序开始出现松动D.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

4.“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公元前422年,秦灵公“作吴阳上畴(祭坛),祭黄帝;作下畴,祭炎帝”,这是现存最早祭祀炎帝、黄帝的历史记录。它可以用来说明秦国()

A.顺应了民族交融趋势B.遵循了宗法分封制度

C.开创了祭祀炎黄先例D.完成了一统天下大业

5.学者阎步克认为,汉代士人习经术文法于家,并获得舆论对其人品的好评之后,仕郡县为佐吏掾属,获得基层经验,之后以功次得到察举。举至中央,中央有经术、笺奏之试加以检验并授官,“试职”胜任者“典城牧民”。阎步克先生认为,汉代()

A.察举制以考试基础B.官员选拔任用较为理性

C.君主专制得到了加强D.官员监察注重品德才能

6.南齐以前,南迁的北民往往对黄籍不屑;南齐以后,政府严查黄籍,防止南迁的北民为他们的祖先窃注爵位,冒充士族,逃避徭役。造成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A.政府大力推行土断B.南方相对稳定

C.南迁人口逐渐减少D.经济重心南移

7.北魏石刻书法艺术成就显著,在平城时期书体由隶向楷转变(图1),在洛阳时期,石刻书法继续向楷体转变,字体撇捺舒展开张,横竖含蓄内敛(图2)。魏碑石刻的发展反映出

A.书法成为一种艺术B.北方艺术风格雄健

C.民族交融程度加深D.鲜卑族完成封建化

8.下表为学者统计的有关唐代敦煌地区不同时期家庭结构情况。据此推测,当时

类型比例(%)

时期

核心家庭

(2-3人)

主干家庭

(6-8人)

联合家庭

10人以上

其他家庭

总计

701~769年

户数(户)

47

13

9

14

83

百分比

56.6

15.7

10.4

17.3

100

820~876年

户数(户)

3

6

12

2

23

百分比

13

26

51.2

98

100

A.战争导致了个体小农经济瓦解

B.精耕细作生产模式不断完善

C.农本观念在中原地区影响深远

D.税制变化推动家庭结构变迁

9.唐代中后期文人间流行诗歌唱和之风,“江南”成为唱和的重要主题。杭州、苏州、湖州、宣州(今安徽宣城)等地名常在唱和诗歌中出现。这种风尚()

A.得益于稳定的地方秩序B.缘于坊市制度的崩溃

C.助推山水田园诗的兴起D.导致经济重心的南移

10.赦书是朝廷颁布赦令的文告。宋仁宗天圣二年(024年),因赦书由书吏抄录多有差错,致使地方州县“错认刑名,失行恩赏”,遂下诏“自今赦书,令刑部摹印颁行”。由此赦书“勒楷书写本”,经勘读后雕版“印造发递”。此举有助于()

A.扩大朝廷政令推行范围B.提高国家行政管理能力

C.强化地方民众法律意识D.完善朝廷文书传递体系

11.元代官员对上都有如下描述:“在市者,则四方之商贾,与百工之事为多......奇货用物,本末纤巨,莫不毕至。”下列描写上都的诗句中,可与该描述互证的是()

A.黄鹂声绝孤雁鸣,万骑千车互来去

B.王畿千里近,御苑四时春

C.西关轮舆多似雨,东关账房乱如云

D.向来冰雪窟,今作帝王州

12.《大元大一统志》是忽必烈下令修纂的全国地理志书,记载了疆域内路府州县古今建置沿革及山川、风俗、里至等内容。该志书修纂时,由各行省提供所辖郡邑的图志及各路府州县的沿革,并利用了西域地图,引进了阿拉伯地图制图法。这反映元朝()

A.建立了中原传统影响下的统治秩序

B.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得到了全面发展

C.地理志修纂体例发生了根本变化

D.正式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13.清乾隆进士李调元在《卖田说》中借佃户王某之口说明卖田以佃田”的好处:家中有十亩耕地,难以养活十口之家;卖出自己的十亩地,则可以长期租佃一百亩维持生计,且能免于官府钱粮加派。当时农业中租佃关系的盛行()

A.延续了个体农耕方式B.遏制了土

文档评论(0)

yh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个人会员请填写与您文档内容相关的关键词作为昵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