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古代汉语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古代汉语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文选阅读(20分)

阅读以下文言文段落,回答1-5题。

《盐铁论·非鞅》(节选)

大夫曰:“昔商君相秦也,内立法度,严刑罚,饬政教,奸伪无所容。外设百倍之利,收山泽之税,国富民强,器械完饰,蓄积有余。是以征敌伐国,攘地斥境,不赋百姓而师以赡。故利用不竭而民不知,地尽西河而民不苦。盐铁之利,所以佐百姓之急,足军旅之费,务蓄积以备乏绝,所给甚众,有益于国,无害于人。百姓何苦尔,而文学何忧也?”

文学曰:“昔文帝之时,无盐铁之利而民富;今有之而百姓困乏,未见利之所利也,而见其害也。且利不从天来,不从地出,一取之民间。谓之‘利’,不如谓之‘赋’也。昔桀以奢亡,纣以淫败,非独仁义不长,用之过也。礼义者,国之基也;而权利者,政之残也。商鞅弃道而用权,废德而任力,峭法盛刑,以虐戾为俗,欺旧交以为功,刑公族以立威,无恩于百姓,无信于诸侯,人与之为怨,家与之为仇。故孝公卒之日,举国而攻之,东西南北莫可奔走,仰天而叹曰:‘嗟乎!为政之弊至于斯极也!’卒车裂族夷,为天下笑。斯人自杀,非位杀之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每小题2分,共10分)

(1)饬政教(饬:)

(2)器械完饰(完饰:)

(3)攘地斥境(攘:)

(4)务蓄积以备乏绝(务:)

(5)人与之为怨(与:)

2.翻译“利不从天来,不从地出,一取之民间。谓之‘利’,不如谓之‘赋’也”(4分)

3.文中“卒车裂族夷”中的“族夷”指何种刑罚?结合上下文说明其语法结构(3分)

4.大夫与文学对“盐铁之利”的核心分歧是什么?用原文概括(3分)

二、词类活用分析(15分)

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说明其意义(每小题3分)

1.左右欲刃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3.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项羽本纪》)

4.孟尝君客我(《战国策·齐策》)

5.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

三、虚词辨析(15分)

比较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每小题3分)

1.(1)以勇气闻于诸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同上)

2.(1)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2)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1)若入前为寿(《史记·项羽本纪》)

(2)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沈括《梦溪笔谈》)

4.(1)且庸人尚羞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列子·汤问》)

5.(1)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四、古代汉语句式分析(15分)

指出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类型,并说明其语法特征(每小题3分)

1.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史记·项羽本纪》)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

3.戍卒叫,函谷举(杜牧《阿房宫赋》)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5.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五、古文今译(15分)

将下列文言文段落译为现代汉语(要求:准确传达原意,保持句式流畅)

《论衡·订鬼》(节选)

凡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也。致之何由?由于疾病。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凡人不病则不畏惧。故得病寝衽,畏惧鬼至;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何以效之?传曰:“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宋之庖丁学解牛,三年不见生牛,所见皆死牛也。”二者用精至矣,思念存想,自见异物也。人病见鬼,犹伯乐之见马,庖丁之见牛也。病者困剧,身体痛,则谓鬼持箠杖殴击之;若见鬼把椎锁绳纆,立守其旁。病痛恐惧,妄见之也。

六、音韵学基础(10分)

1.简述上古汉语声母“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的含义(4分)

2.举例说明《广韵》的声调系统与普通话声调的对应关系(6分)

七、简答题(10分)

结合实例说明古代汉语中“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的区别。

参考答案

一、文选阅读

1.(1)饬:整顿、整饬;(2)完饰:完备精良;(3)攘:夺取、扩张;(4)务:致力于;(5)与:跟、和(此处表对象)。

2.利益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也不会从地里自己生长出来,全都是从民间收取的。把这种行为称作“谋利”,不如称作“征税”。

3.“族夷”指灭族之刑(诛杀全族)。“族”与“夷”同义连用,均为“灭”义,构成并列结构,强调刑罚的严酷。

4.大夫认为盐铁之利“有益于国,无害于人”;文学则认为“未见利之所利也,

文档评论(0)

183****57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