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七章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归纳.pdf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七章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归纳.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每日一练)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七章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

单选题

1、已知FeCl与CuCl对HO分解都有催化作用,为测定并比较二者的催化效率,需要控制的条件包括:①实

3222

验温度;②HO的浓度;③催化剂质量;④FeCl与CuCl的颗粒大小()

2232

A.①②B.②③C.全部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时,要保持某一变量不同,其他变量相同;在比较FeCl与CuCl对

32

HO分解的催化效果时,变量是FeCl与CuCl,则要控制其他变量相同,即需要控制相同的变量有①实验温度;

2232

②HO的浓度;③催化剂质量;④FeCl与CuCl的颗粒大小;故选C。

2232

2、2020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二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了解防灾减灾知识有利于保护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旦发生火灾,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9

B.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森林发生火灾,可在大火蔓延的线路上砍掉一片树林设置隔离带来灭火

D.加油站、面粉厂等场所应严禁烟火

答案:B

解析:

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隔绝氧气。

1

A、一旦发生火灾,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有毒物质吸入,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9,故A正确;

B、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着火点是可燃物本身的属性,不发生变化,

故B不正确;

C、森林发生火灾,在大火蔓延的线路上砍掉一片树林设置隔离带来灭火是清除可燃物,可以灭火,故C正确;

D、加油站、煤粉厂等含有可燃物,遇烟火易发生燃烧、爆炸事故,则加油站、煤粉厂等场所应严禁烟火,故

D正确。故选B。

3、在使用酒精灯的过程中,对下列做法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用酒精灯外焰给物品加热,原因是酒精与空气充分接触

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原因是火柴提高了酒精的着火点

C.用湿抹布盖灭失火的酒精灯,原因是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D.将灯芯拨得松散使酒精灯燃烧更旺,原因是增大了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答案:B

解析:

A、用酒精灯外焰给物品加热,原因是酒精与空气充分接触,使得酒精灯外焰温度高,不符合题意。

B、用火柴点燃酒精灯是因为火柴的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而不是提高了酒精的着火点,错误,符合题意。

C、用湿抹布盖灭失火的酒精灯,原因是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而物体的燃烧条件需要氧气的支持,隔绝空气

可以使物体与氧气隔绝从而使可燃物灭火。

D、可燃物燃烧的现象取决于:1、氧气的浓度,浓度越大,燃烧现象越激烈,2、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接触面积越大,燃烧现象越激烈,将酒精灯灯芯拨得松散些,实际上就是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因此正

确。

故选B。

4、2020年5月5日,配置有氢氧发动机的长征五号B火箭,搭载我国新一代载人试验飞船顺利升空,飞船成

2

点燃

2H+O2HO

222

功返回。从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认识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气和氧气混合生成水

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化合价改变

C.2g氢气和1g氧气反应生成3g水

D.氢气和氧气反应吸收热量

答案:B

解析:

A、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才能生

文档评论(0)

精致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精致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