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四章课件.ppt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子》四章

导身份成谜的“网红鼻祖”:生卒年不详,连“老子”都可能是尊称,有人说他活了160岁,有人说他成了“太上老君”,大家一直猜他,堪称古代“流量密码”。被逼出来的“千古第一书”:他本想骑着青牛悄悄退休,却被函谷关守将尹喜拦住:“您要走可以,先写本书再走!”结果他花几天写了本只有5000多字的《道德经》,字字都是金句,成了全球翻译量仅次于《圣经》的书,堪称史上最成功的“催更”成果。思想超“佛系”影响却超深远:他主张“无为而治”,不是真的“躺平”,而是说别瞎折腾,像水一样顺势而为,这种看似“不争”的智慧,不仅影响了孔子,也为遇到精神困境普通人指引方向。

学习目标1.通过预习,结合注释,初步读懂文章。2.识记本文出现的重要实词的含义、重要虚词的用法,积累文化常识和文言句式。3.理解本文的思想,探究道家文化的现实意义。4.熟练地背写全文。

认识《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道家学派创始人,与庄子并称“老庄”,主张无为而治。《道德经》:上篇《德经》、下篇《道经》,共81章。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被誉为万经之王。《道德经》《易经》和《论语》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

那么,老子的思想是因何而形成并发展的呢?动荡不安的社会找寻出路的方向突破困境的智慧春秋时期,周朝式微,诸侯争霸,战乱频频,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一些有识之士深明成败之理,选择避世韬晦,保全个体的人格尊严和生命价值。老子的“无为”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要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老子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呼吁统治者不要过多干涉百姓生活,希望搬开百姓精神和生活上的巨石。

文本解读快问快答,整句翻译,强调重点,做好笔记

文本解析(第11章)三十辐共一毂(gǔ),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shānzhí)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yǒu)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代的车轮由三十根辐条所构成共用车轮的中心部位,周围与辐条的一端相接,中间的圆孔用来插车轴在指车毂的中空处和泥用来制作门窗“有”(车子、器皿、屋室)供人方便利用,正是“无”起了作用。[译文]三十根辐条汇集到同一个车轮的中心部位,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了车的功用。揉和黏土用来制作陶器,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了器皿的功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才有了房屋的功用。所以,“有”(车子、器皿、屋室)供人方便利用,正是“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知识补充古代车轮:轮、辐、毂、轴“轮”,最外面部分。“轴”,最里面部分,即轴心。“毂”,套在车轴上的部分。“辐”,连接轮毂的木条。

思展1.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通过对“有”和“无”辩证关系的分析,体现老子“有无相生”的观点。2.本章是如何论证“有”与“无”的辩证关系的?比喻论证。老子用车轮、器皿、房屋等比喻来进行论证。3.“有”和“无”有着怎样的关系?“有”与“无”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无”让“有”发挥作用。正如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了车子的作用;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具备器皿的作用;有了门窗四壁的空的部分,才有了房屋的作用。没有“空”和“无”,就不能发挥“有”的作用。因此,“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对“有”和“无”的认识,与日常认知有何不同?一般人:只看到“实”和“有”及其作用,忽略另一面“空”和无”的作用;只会利用“有”,不知“有”的功用是“无”造就而成。老子:把“无”的作用突显出来,论述有无”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没有“无就无所谓有”。有无相生、对立统一,是道家的重要思想

拓展迁移把老子关于有和无的辩证观点迁移到日常生活中,请同学们小组交流:围绕学习、读书、交友等具体事件,该怎样正确对待“有”和“无”呢?参考示例:一个人如果不给自己和别人留出空间,那会有什么后果呢?比如学习与休息,我们能把一天二十四小时都用来学习吗?如果这样做,人很快就会崩溃。所以,我们白天学习,晚上休息。睡觉休息恰恰是积蓄力量,是为了第二天更好地学习。读书也是如此。如果囫囵吞枣不假思索地读书,把头脑塞得满满的,不给自己留下思考空间和消化吸收的余地,读书的效果如何能好?

文本解读快问快答,整句翻译,强调重点,做好笔记

文本解析(第24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xiàn)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cháng)。其在道也,曰余食赘(zhuì)行,物或恶(wù)之,故有道者不处(chǔ)。(第二十四章)踮起后脚跟行走不稳通“现”,显露自以为是自我夸耀自我夸耀长久(一说zhǎng,得到敬重)剩饭赘瘤,比喻多余无用之物众人常常为,

文档评论(0)

158****203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