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同步练习(含答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VIP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同步练习(含答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完美版

2025年完美版

2025年完美版

2025年完美版

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发展局面形成的有利因素,不包括

A.帝国主义列强无暇东顾 B.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

C.民族资产阶级的倡导和努力 D.列强争夺中国的矛盾

2.某学生要撰写有关“三民主义”的论文,下列选项中可以作为参考资料的是(???)

A.《资政新篇》 B.《孔子改制考》 C.《民报》 D.《新青年》

3.陈独秀:“人之生也,求幸福而避痛苦,乃当然之天则。”新文化运动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陈独秀所理解的新道德是指(???)

A.牺牲自我的集体观念 B.求乐免苦的合理利已观念

C.满足私欲的享乐观念 D.满足自我的自私利已观念

4.《新青年》经常介绍生物、医学、生理、体育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宣传宇宙是可以认识的,物质是实在的等唯物主义观点。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

A.主张维新变法

B.倡导民主共和

C.提倡科学思想

D.批判封建伦理

5.1916年有位学者指出:“盖伦理问题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纵一时舍旧谋新而根本思想,未尝变更,不旋踵而仍复旧观者,此自然必然之事也。”在此,这位学者强调要

A.弘扬民主 B.提倡科学 C.解放思想 D.革新政治

6.某和约批准后,光绪帝下罪己诏:“去岁仓促开衅……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嗣后我君臣上下,惟当坚苦一心,痛除积弊,详筹兴革”。之后清政府采取的变革措施之一是

A.整理国故,尊孔复古

B.改革科举,废除八股

C.立行宪法,大开国会

D.设置内阁,厘清官制

7.1912年3月11日,南京临时参议院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主要目的是

A.传播民主共和观念 B.确立责任内阁制度

C.实现自由民主法治 D.否定封建君主专制

8.1920年1月,北洋政府教育部颁令,凡国民学校低年级国文课教育统一运用语体文(白话文),许多杂志纷纷采用白话文刊行,到1924年,中学语文课本已经收入新文学作家的作品。这些变化说明当时

A.白话文体已深入人心 B.文言文已经彻底消亡

C.文学革命的成绩突出 D.变革的形式主义严重

9.如表为武昌起义以后地方督抚出身背景统计表。地方督抚出身背景的变化(???)

??类别

项目

正途

异途

新途

合计

进士

举人

贡生

荫生

监生

生员

行伍

新式学生

起义时在职督抚

10

4

3

2

2

3

0

0

24

百分比

41.7

16.7

12.5

8.3

8.3

12.5

0

0

100

合计

79.20

20.80

0

100

起义后新任督抚

4

4

0

0

3

l

2

5

19

百分比

21.05

21.05

0

0

15.79

5.26

10.53

26.32

100

合计

42.10

31.58

26.32

100

说明:新式学生含北洋武备学堂学生和留日士官学校学生

A.提升了清廷应对革命的能力 B.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C.影响着清末民初的政治走向 D.使清廷旧式官僚体制走向崩溃

10.陈独秀称:“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该主张是(????)

A.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B.反思洋务运动的失败

C.总结维新变法的成果 D.对新文化运动的思考

11.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诱迫清朝皇帝退位,至此,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皇权退出了历史舞台。以孙中山为首的同盟会不仅把政权让给袁世凯,而且还认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和存在,标志着革命已经成功,中国已进入“宪政时期”。这表明当时

A.革命党人已认识到政权的重要性 B.辛亥革命消灭了封建专制思想

C.革命党人在政治斗争上的不成熟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改变

12.新文化运动时期,《每周评论》创刊号《本报简章》在办报过程中,除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旅欧记者特别通讯等栏目外,中外大事迹评、国内大事迹评、文艺时评、通信、读者言论、新刊批评等时事栏目也在逐渐增多。这些现象的出现

A.说明了报刊栏目的完善 B.开启了时事迹评的潮流

C.维护了文艺领域的稳定 D.促进了传统思想的嬗变

13.下面表格是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数,反映出(???)

江苏(含上海)

直隶(含京津)

浙江

广东

山东

福建

奉天

湖北

陕西

黑龙江

广西

甘肃

其他省区

135

45

42

33

31

20

19

19

3

3

1

1

0

A.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B.民族工业规模小、企业少

C.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 D.民族工业地区分布不平衡

14.“迨欧战(一战)告终,出口之粉渐少,外粉又复侵销,麦产不加多而采购者日众,销路不加广而输入者日多,国内战祸不已,利率加重,铁路推广无期,运费增高。此后面粉业又入盛极而衰时期。”下列表述与这一历史现象,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原创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 该用户于2023年04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