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示儿》教案文件.pdfVIP

部编版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示儿》教案文件.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比较探究:过零丁洋、梅岭三章、示儿》教案

课前预习:

1、有感情朗读课文,争取能够背诵三首诗。

2、参照助学预习提示,完成对文本的预习。

相关课程标准:

以读为主,解决生字词,在背诵的基础上完成对诗歌的解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过零丁洋》

一、导入新课

大家坐起来看这幅图(出示图片)你们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坐船

过河的情景)。几百年前,有一个诗人也从这里经过,并且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

的诗篇―――《过零丁洋》。那么他是谁呢?他过的零丁洋在什么地方呢?下面

请大家看图片。

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作者及背景简介。文天祥(1236——1282)字宋瑞,二字履善,号文山,

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宝佑四年(1256)举进士第一。恭帝德佑元年

(1275),元兵长驱东下,文于家乡起兵抗元。次年,临安被围,除右丞相兼枢

密使,奉命往敌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拘,后得以脱逃,转战于赣、闽、岭等地,

兵败被俘,坚贞不屈,就义于大都(今北京)。能诗,前期受江湖派影响,诗风

平庸,后期多表现爱国精神之作。存词不多,笔触有力,感情强烈,表现了作者

威武不屈的英勇气概,震憾人心。有《文山先生全集》。

三、听录音,再朗读:

1、字词读音

2、语速及节奏

3、齐读:解决字的读音,找出押韵及韵脚。

4、分组读:要求1、2组齐读,3、4、5、6组边听边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每组负责译一联(强调重点字词)。

四、理解诗歌:

1、诗意理解: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极好地写出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个人心境,

作者在面临生死关头,回忆一生,感慨万千。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凄凉景象喻国事的衰微,艰苦卓绝的斗争

深切地表现了他的哀恸坎坷不平的一生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文天祥的军队被元兵打败后,曾从皇恐滩一带撤退到福建。当时前临大海,

后有追兵,如何闯过那九死一生的险境,转败为胜是他最忧虑、最惶悚不安的

事情。而今军队溃败,身为俘虏,被押送过零丁洋,能不感到孤苦伶仃?这一联

特别富有情味,「皇恐滩」与「零丁洋」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自然相对,而

又被作者运用来表现他昨日的「惶恐」与眼前的「零丁」,真可谓诗史上的绝唱!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崇高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

悲而壮,由郁而扬,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

2、主题理解:

明确:“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后世仁人志士常把它用来激励

自己为民族大业慷慨激昂,视死如归。

五、知识拓展:爱国诗词: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金错刀行》陆游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乌江》)

一寸丹心为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明·于谦《立春日感怀》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

第二课时

学习《梅岭三章》

一、情景导入:

(多媒体播放新时代正气歌《八荣八耻》,学生欣赏。)

红军开始长征时,陈毅身负重伤,被留在江西担任军事指挥,并主持政府工

作,后来突围到江西、广东交界的梅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1936年冬,由于叛

徒告密,敌军得知这里有一个“大人物”,就派重兵围山、搜山和放火烧山。陈

毅在几十天里,隐藏在山林草丛之中,大腿上的枪伤发了炎,又化了脓,还发着

高烧,又没有医药,只好用刀子把伤口拉开,挤出脓血,然后用盐水洗一洗。他

已经做好了死的准备──不是被敌人搜出杀头,就是因伤病折磨而死。在这种情

况下,他写了《梅岭三章》,准备留做“遗诗”。现在请同学们欣赏。

二、整体感知

1、欣赏诗歌朗读。

2、学生集体朗读。

3、指名学生朗读

4、小组合作理解诗歌内容,将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共同解决。

三、问题探究:

1、小序在这首诗歌中有什么作用?

文档评论(0)

st556677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高质量学习资料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