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_2026学年高一语文篇目一赤壁赋课时跟踪测验二十三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VIP

2025_2026学年高一语文篇目一赤壁赋课时跟踪测验二十三含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3/NUMPAGES3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篇目(一)赤壁赋

一、文言基础落实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泛:漂浮

B.倚歌而和之 倚:循、依

C.白露横江 横:笼罩

D.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曾:曾经

2.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eq\b\lc\{\rc\(\a\vs4\al\co1(哀吾生之须臾,耳得之而为声)) B.eq\b\lc\{\rc\(\a\vs4\al\co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eq\b\lc\{\rc\(\a\vs4\al\co1(月出于东山之上,寄蜉蝣于天地)) D.eq\b\lc\{\rc\(\a\vs4\al\co1(举匏樽以相属,挟飞仙以遨游))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徘徊于斗牛之间 B.挟飞仙以遨游

C.凌万顷之茫然 D.望美人兮天一方

4.下列句子中,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顺流而东也

A.侣鱼虾而友麋鹿 B.舞幽壑之潜蛟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击空明兮溯流光

5.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何为其然也 B.而今安在哉

C.而又何羡乎 D.凌万顷之茫然

6.名句默写。

(1)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下,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形容洞箫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通过音乐引起想象,运用比喻来描写听者的感受。?

(3)苏轼在《赤壁赋》中写江上的清风、山间的明月,能听到即为音乐,能看到即为美景,因为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认为它们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可以被人们共同享用。?

二、文言文精读双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5题。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原生态题组]

7.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选出相应位置处的字母。

权A知礼部贡举B会C大雪D苦寒E士坐F庭中G噤H未能I言。

字母:__________

8.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司既可指主管某项事务的官员,又可特指科举的主试官,文中指后者。

B.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廷举行,由丞相主持。

C.司农是官名,又称为大司农,主要掌管农桑、仓储、租税等相关事务。

D.“虽嬉笑怒骂之辞”中“虽”与《劝学》中“虽有槁暴”的“虽”意思相同。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自幼聪颖,深受时贤赏识。母亲亲自为他授课,他往往能说出要点。欧阳修十分看重他,曾对梅圣俞表示,应当避开此人好让他出人头地。

B.苏轼因势利导,利用新法便民。当时王安石创行新法,他上书论其不便;新政下达,他常常设法使这些法令有利于百姓,百姓生活得以安宁。

C.苏轼直面饥疫,解救受灾百姓。他在任职杭州时遭遇旱灾病疫,减免上供米的三分之一纾缓灾情;同时又集贮钱粮、建造治病场所以防备疫病。

D.苏轼天赋异禀,为文得心应手。他从父习文,又极具才华,作文时如行云流水,行止有度,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最终成为一代文宗。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译文:?

?

(2)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译文:?

?

11.苏轼任职杭州遭遇旱灾病疫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救受灾百姓?

答:?

?

[精读发掘题组]

12.对下列句子中加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辄能语其要要:要点

B.徙知密州 知:担任知州

C.违制之坐 坐:判罪

D.更三大赦 更:更换

13.下列各组加○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14.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为当轴者所恨

A.且持暧昧单词,诬以为罪 B.轼恐不见容

C.轼请于朝 D.轼师父洵为文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裁判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汇集:高考、中考及小学各类真题、试题、教案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0013120000050
领域认证 该用户于2022年12月0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