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2025自考[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模拟题及答案.docxVIP

重庆2025自考[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模拟题及答案.docx

本文档由用户AI专业辅助创建,并经网站质量审核通过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页共NUMPAGES页

重庆2025自考[汉语言文学]古代汉语模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六书”中的造字法?()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假借(注:假借属于用字法)

2.“道也,生育之始也”中的“道”字,在《庄子·逍遥游》中主要指()

A.道路

B.事物发展的规律

C.语言表达

D.政治理念

3.《诗经·卫风·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一句,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对偶

B.比喻

C.拟人

D.夸张

4.“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出自哪位儒家先贤?()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戴圣

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中的()

A.《学而》

B.《为政》

C.《八佾》

D.《里仁》

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该句体现了儒家哪一思想?()

A.因材施教

B.温故知新

C.学思结合

D.师道尊严

7.《左传·宣公二年》中“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一句,主要强调()

A.行为的规范性

B.改过的必要性

C.道德的自省

D.社会的公正

8.“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出自唐代诗人()

A.杜甫

B.白居易

C.李白

D.王维

9.《史记·货殖列传》中“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一句,反映了()

A.古代商业的繁荣

B.儒家义利观

C.道家无为思想

D.法家严刑峻法

10.“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出自《荀子·劝学》中的()

A.《劝学》

B.《天论》

C.《王制》

D.《礼论》

1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幅对联体现的是()

A.儒家修身思想

B.道家自然观念

C.民本主义精神

D.士人社会责任

12.《楚辞·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句,主要表达了()

A.对理想的追求

B.对现实的失望

C.对故国的怀念

D.对知识的渴望

13.“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最早出自哪部典籍?()

A.《论语》

B.《孟子》

C.《荀子·王制》

D.《史记·淮阴侯列传》

14.《世说新语·排调》中“谢安石(谢安)围棋,王羲之(王导)见,曰:‘君自有其势。’”该段文字主要表现了()

A.谢安的围棋技艺

B.王羲之的品评能力

C.晋代士人的生活情态

D.围棋的文化内涵

15.“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句话出自唐代文学家()

A.韩愈

B.柳宗元

C.白居易

D.杜甫

16.《礼记·大学》中“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一句,主要强调()

A.修身的重要性

B.齐家的必要性

C.事理的次序性

D.道德的自省性

17.“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句词出自哪位宋代词人?()

A.苏轼

B.李清照

C.辛弃疾

D.晏殊

18.《文心雕龙·神思》中“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一句,主要论述()

A.文学的创作过程

B.文学的审美标准

C.文学的社会功能

D.文学的历史演变

19.“一字千金”这个成语出自哪篇历史记载?()

A.《史记·孔子世家》

B.《汉书·司马相如传》

C.《后汉书·张衡传》

D.《晋书·王羲之传》

20.《世说新语·品藻》中“谢仁祖(谢尚)曰:‘康乐(谢灵运)有皮中丘壑,谢中郎(谢万)有眼中所见。’”该段文字主要表现了()

A.谢灵运的山水诗才

B.谢万的品藻能力

C.晋代士人的审美取向

D.山水诗的艺术特征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主要指__________。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通“__________”,意为愉悦。

3.《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__________所作。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南宋诗人__________的《过零丁洋》。

5.《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__________原则。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其中“子衿”指__________。

7.《楚辞》是战国时期伟大诗人__________创造的一种新诗体。

8.“兼爱”“非攻”是__________学派的核心主张。

9.《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__________。

10.“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最早出自宋代诗人__________的诗句。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

文档评论(0)

137****07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