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白居易《微雨夜行》讲了啥
《微雨夜行》赏析与习题解析
秋夜,江州古道上细雨绵绵。一盏孤灯在风雨中摇曳,照亮了一位被贬官员的身影。他刚刚经历了人生的重大转折——因上书言事触怒权贵,从长安的谏官沦为远谪他乡的司马。此刻,他正乘船行进在前往江州的途中,面对茫茫夜色和淅淅沥沥的秋雨,心中百感交集。这位官员就是白居易,而那个夜晚的所见所感,凝结成了一首意境深远的小诗——《微雨夜行》。这首看似平淡的五言绝句,如同诗人在雨夜中留下的心灵图谱,既记录了旅途中的实景,更折射出一位文人在政治失意后的复杂心境。
一、诗作原文
《微雨夜行》
唐?白居易
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
桥尽船初泊,山回路欲迷。
这首诗是白居易被贬江州途中的作品。这首小诗篇幅精炼,语言质朴,体现了诗人创作风格的另一种面貌——在简练的景物描写中蕴含深沉的情感,堪称白居易贬谪时期抒情短章的代表作。
二、白话译文与字词精解
白话译文
一盏孤灯在寒风中照着夜雨,
幽深的竹林里暗暗升起烟雾。
桥梁尽头船只刚刚停泊,
山路蜿蜒让人几乎迷失方向。
重点注释
孤灯:单独一盏灯,既指实际的照明工具,也象征诗人孤独的处境。在唐代出行场景中,油灯是夜间行船的必备器具,通常悬挂于船头或船舱。
寒照雨:寒冷的灯光映照著雨水。寒字既点明秋夜的气温,也暗示诗人内心的凄冷感受,一语双关。
深竹:茂密幽深的竹林。江州(今江西九江)多山多竹,这一景物描写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暗浮烟:雾气在暗中缓缓升起。这里的烟并非炊烟,而是雨后竹林中形成的水汽凝结,营造出朦胧迷离的氛围。
桥尽:走到桥梁的尽头。唐代江州地区水网密布,桥梁是水陆交通的重要连接点。
船初泊:船只刚刚停靠岸边。初字暗示行程的短暂停留,也隐喻诗人人生阶段的转折。
山回路欲迷:山路曲折,让人几乎迷失方向。既描写实际路况,也象征诗人对未来仕途的迷茫感。
三、作者生平与创作背景
白居易:从谏官到逐臣的人生转折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产量最丰、影响最广的诗人之一。他早年仕途顺利,曾任左拾遗等职,以直言敢谏著称,写下《秦中吟》《新乐府》等大量讽喻诗揭露社会弊端。元和十年(815年),宰相武元衡被刺杀,白居易不顾自身职位低微,上书请求严缉凶手,却因此触怒权贵,被罗织罪名贬为江州司马。这一事件成为他人生与创作的重要分水岭,前期积极用世的热情逐渐转变为后期的闲适淡泊。
在江州司马任上,白居易的生活环境和精神状态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他在《与元九书》中曾坦言:仆当此日,擢在翰林,身是谏官,月请谏纸。启奏之外,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而难于指言者,辄咏歌之,欲稍稍递进闻于上。这种以诗议政的理想在贬谪后受到重创,反映在创作上,则是从关注社会现实转向抒发个人情怀,诗歌风格也从激切明快变为含蓄深沉。《微雨夜行》正是创作于这一转型期,记录了诗人从长安前往江州途中的真实感受。
创作背景:贬谪途中的雨夜行舟
《微雨夜行》具体创作于元和十年(815年)秋,白居易前往江州赴任的途中。这年六月,白居易被贬的诏书下达,他不得不仓促离开长安,踏上前往江州的漫长旅程。江州地处偏远,路途艰险,从长安到江州全程约三千里,需经陆路、水路辗转数月才能到达。
诗中描写的场景发生在长江中下游的某段水路,正值秋雨连绵的季节。唐代的水路交通受天气影响很大,夜雨往往会导致行程延误,增加旅途艰辛。对于刚刚遭受政治打击的白居易而言,这样的雨夜不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更引发了心灵上的孤寂与迷茫。正如他在《江州司马厅记》中所写:州民康,非司马功;郡政坏,非司马罪。无言责,无事忧。这种无权无责却又远离政治中心的处境,在雨夜行舟的场景中得到了含蓄的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江州时期是白居易创作的重要转型期。在经历了政治挫折后,他开始更多地从自然山水和日常生活中寻求精神慰藉,诗歌创作也从兼济天下转向独善其身。《微雨夜行》中那种在景物描写中寄托情感的写法,正是这种转型的早期表现,为他后来创作《琵琶行》奠定了情感基调。
四、相关知识梳理
1.唐代贬谪文学与夜雨意象
夜雨是唐代贬谪文学中常见的意象,往往与孤独、思乡、忧愤等情感相联系。这一意象的形成与唐代的交通条件密切相关——古代交通不便,贬谪官员往往需要长途跋涉,而夜雨会加剧旅途的艰难,自然引发文人的悲情联想。
诗人
作品
夜雨名句
情感内涵
白居易
《微雨夜行》
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
旅途孤寂与前途迷茫
李商隐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思乡之情与归期无望
柳宗元
《江雪》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政治失意后的孤高
韩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悲愤不平与前途未卜
白居易对雨意象的运用尤为精妙,在他不同时期的作品中,雨有着不同的情感内涵:前期《观刈麦》中的足蒸暑土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