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docxVIP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思维发展与提升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论辩艺术,品味文本之美。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设想】利用多媒体、展示台辅助教学,采用诵读和小组讨论与探究的形式来学习。重点是领会精妙的劝说艺术,赏析烛之武的形象,并感受其伟大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难点】赏析烛之武高超的论辩艺术,感受其人格魅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刘勰《文心雕龙》里有这么两句话: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PPT1)这是对外交家最高的赞美,他们以三寸不烂之舌,陈述各方利弊,退却百万之师,保万世基业,捍国之尊严。《孙子兵法·谋攻》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PPT1)用兵之道,最高明的是以谋略取胜,其次是通过外交手段取胜,兵戎相见,攻城略地是最下策。

今天,让我们一同再次走进课文。共同了解这位仅凭口舌、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传奇人物:烛之武。

二、学习目标(PPT2)1、赏析论辩艺术。2、感受人格魅力。

三、解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从这个题目中能捕捉到哪些信息?(PPT3)明确:

①核心人物烛之武,核心事件退秦师。

②一人能使万人退却,力量悬殊,充满悬念。

四、赏析论辩艺术

(一)研读第三段1、找出烛之武说服秦伯的理由。(用文中语句回答)(PPT4)(生读,勾画,交流,展示)明确:理由有四,

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阐明利害,动摇秦君)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③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④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2、这些理由都是围绕着一个核心来阐发的,我们用一个字来概括的话是?

明确:利。(PPT4)亡郑利晋舍郑利秦阙秦利晋

3、烛之武在“国危矣”的背景下,急见秦君,常理应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阐明理由,烛之武是这样做的吗?他这么做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用意:主动示弱,博取好感;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可以说,烛之武为了说服秦穆公退师,采取了高超的攻心战术。概括而言便是:(PPT5)奉承示弱,郑知亡,抬高你顺势陈弊,若郑亡,削弱你以利相诱,若不亡,有益你以史挑拨,揭痛处,离间你顺势推测,若郑亡,威胁你陈述利害,君图之,服了你!烛之武仅仅用了125个字,娓娓道来,环环相扣,不仅退却了秦军的千军万马,还与秦军结成同盟关系,让秦军帮着戍守郑国。这就是烛之武的杀手锏!更是烛之武的智慧,这就是“史上最智慧的中国好舌头”!!真可谓:(PPT5)大兵压境把郑围,生死存亡势堪危!秦伯帐前七旬翁,寥寥数言大军归!

(二)、围攻郑国的是晋侯、秦伯所率的晋秦两国,烛之武为解郑围,为何选择秦伯而非晋侯?(PPT6)(小组讨论,代表回答)

明确:

原因:郑曾两次得罪晋

选择对秦伯说

利益:获胜对秦获利小

根本:秦晋之间

(三)、再读辩词,找出烛之武所使用的称呼词,并探究其表达效果。(PPT7)

明确

形势表述拉拢关系认清现实

师总结:烛之武正是站在秦伯的立场上,晓之以理,诱之以利,句句利秦,说服了秦伯。可见,站在对方立场上,为对方考虑,从对方的利益出发进行分析,才容易被对方接受,这是所有辩词的共性,也是论辩成功的技巧。(让我们再次齐读第三段,领略其高超的论辩艺术。)

(四)、小组研讨概括烛之武的论辩艺术。

明确:

1、抓住关键,找准切入点。

2、讲究战术,巧妙安排。

3、分清对象,有的放矢。

4、注意措辞,表达得体。

师小结:烛之武凭借自己高超的论辩才能,一步步诱敌深入,使秦军退兵,使自己国家免于覆亡的命运,他真可谓是一名辩士

(板书:辩士)。

五、析形象,感受人格魅力

1、《东周列国志》上有关烛之武的记述:“烛之武被举荐去见秦国国君时已经年过七十岁,须发花白,身体伛偻,步履蹒跚。”根据“夜缒而出”这一细节,发挥想象,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ppt8)

有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老者,

在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晚上,

被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城外,

走进了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nsy05lszr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领域认证 该用户于2025年08月0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