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2.《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实录.docxVIP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2.《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实录.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两拨千斤洞开丈白跆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实录

[教学设想]

《烛之武退秦师》是传统名篇,笔者上学时学过,工作后也教过多遍,在教研活动时也听过多次。当然,这篇独具魅力的文言文被不同的教师操持讲授过,不乏有创新之处,但更多地是被简单地疏通一下文意就大功告成了。笔者心有不甘,思虑其创新之处。文言文能不能像白话文(现代文)那样来教授?来深挖?带着这样的疑问,在教授《烛之武退秦师》(第二课时)时,大胆尝试利用文本信息来分析人物形象,结果非常成功。笔者激动之心久久难以平静,现将其实录如下,请方家批评。

[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在上节课,我们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将《烛之武退秦师》的文句进行了疏通,在下课前我布置一道思考题,请问是什么问题。

生:在文本出现的人物形象中,选出你最欣赏的人物。

生:他说的不够完整。还要加上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阐释你欣赏的理由。

师:很好。整理一下答案,三分钟后交流正式开始。

生:我最欣赏的人物是烛之武。原因有二:一是文章标题就是以他为主角命名的,这说明他是本文的核心人物;二是在退素师时,烛之武凭他三寸之舌,在最短的时间内,让秦伯改变主意,这说明他很有外交才能。

师:能具体分析一下烛之武是怎样让秦穆公在那么短时间内就改变主意的吗?

生:老师,您能扮演一下秦伯,我模仿烛之武,咱们来“穿越”一下,行吗?

(同学们笑)

师:当然可以。不过,我可没什么台词啊。

(学生在我面前声情并茂,惟妙惟肖地将课文第三段内容“穿越”演绎了一遍)

(同学们热烈鼓掌)

师:“穿越得非常好。请问谁能将此段赏析一下。生:烛之武所言内容可分三层。前三旬为一层,具体阐述了灭掉郑国,利晋不利秦,保护郑国,利秦不利晋的道理。中间两句,从历史层面,谈到晋国传统上就背信弃义,贪得无厌,言外之意,这样的国家不可信。最后两句采用正话反说的方式,促使秦伯改变主意。

师:分析得非常好。还有人欣赏烛之武吗?

生:我欣赏他的率真。当郑伯向他“求助”时,他却“推辞说:“臣之壮也,犹不如入;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明显是将心中积习已久的怨气发泄出来了。试想,一个胸怀大略之人被埋没多年,能无怨无气吗?而怨气怎么发?此时不发何时发?但烛之武又是一个明事理顾大局的人,在郑伯承认“错误后,他的怨气立即烟消云散---“许之。

(同学们鼓掌)

师:非常好。现在我们对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简单小结一下。烛之武在接受命令之前,泄怨气是假,窃喜.终能实现理想抱负是真,可谓“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腾王阁序》);接受命令时,可谓“克己复礼”“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游说秦伯时,不卑不亢,以理服人,干练利索。我提议,大家应该用热烈的掌声表达我们对这位两千多年的大英雄最崇高的敬意。

师:继续交流吧。

生:我比较欣赏秦伯。秦伯在听取烛之武的一番高论后,立即改变主意。一者说明烛之武洞察能力强,口才优异;二者说明秦伯识大体明大局,避免了一场不必要的战争。

师:很好。还有吗?

生:我比较欣赏佚之狐,我欣赏他说话干净利索。

师:好,还有吗?

生:我比较喜欢晋文公重耳。当大将子犯请求继续攻打时,晋文公斩钉截铁地说:“不可”。从“不仁”“不知”“不武”三个方面分析“不可”之因,最后“亦去之”。

师:很有见地。还有吗?

生:我最欣赏郑伯。从“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中可以看出,郑伯敢于在大臣面前承认错误,这倒是让我想起了历史上另一位令人敬仰的人物一--汉高祖刘邦。汉高祖在一次庆功会上,当着全军将士的面,大声地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两位多么开明坦诚的君王啊!.

(同学们对其能熟背三个“吾不如,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汉高祖刘邦在听取高起、王陵高论之后说出“公知其一,不知其二”,接着一口气说出历史上非常经典的三个“吾不如”。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像这样胸怀宽广的君王,历史上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后查找整理一下,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不过,汉高祖刘邦的这三个“吾不如”,我们应该背熟,它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重要素材。还有人想发表见解吗?

(同学们正在张望,似乎没有什么要发表的了)

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老师最欣赏的人物是哪-位?

生:(齐声)想!

师:同学们猜猜看-

(抽查五人,四人认为是烛之武,-人认为是郑伯)

师:(摇摇头)都不是!

生:(惊愕)啊_--

师:佚狐-一佚之狐。请同学们帮助老师找出欣赏

他的理由。

生:如果说烛之武是干里马的话,那么佚之狐就是

伯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马说》)

(掌声)

师:说得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nsy05lszr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领域认证 该用户于2025年08月0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