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演示文稿(Gao)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优选)分解尿素(Su)的细菌的分离;一、课题(Ti)背景;4、课(Ke)题目的;一(Yi).研究思路;1、实(Shi)例:;2、实验室中微生物的筛(Shai)选原理:;15.0g;15.0g;15.0g;6、怎样证明此培养基具(Ju)有选择性呢?;1.稀释涂布平板法(活菌计数法)
⑴原理:在稀释度足够高时,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Ji)上所形成的一个菌落是由一个单细胞繁殖而成的,即一个菌落代表原先的一个单细胞。
⑵计算方法:;两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Yi)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在对应稀释倍数106的培养基中,得到以下两种统计结果。
1.第一位同学在该浓度下涂布了一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为230。
2.第二位同学在该浓度下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为21、212、256,该同学以这三个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163作为结果。
你认为哪位同学的结果更接近真实值?你认为这两位同学的实验需要改进吗?如果需要,如何改进?
;小结
①为使结果接近真实值可将同一稀释度的稀释液涂布到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平(Ping)板中培养。
②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上进行计数,计算出菌落平均数
③统计的菌落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2、显微(Wei)镜直接计数法:;设置对照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Zhong)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实例:在做分解尿素的细菌的筛选与统计菌
落数目的实验时,A同学从对应的106
倍稀释的培养基中筛选出大约(Yue)150个菌
落,但是其他同学在同样的稀释度下
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分析其原因。;小结:通过这个事例可(Ke)以看出,实验结果要有说服力,对照的设置是必不可(Ke)少的。;二(Er).实验的具体操作
㈠.土壤取样
从肥沃、湿润的土壤中取样。先铲去表层土3cm左右,再取样,将样品装入事先准备好的信封中。
◆取土样用的小铁铲和盛土样的的信封在使用前都要灭菌。
㈡.制备培养基:
制备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应在火(Huo)焰旁称取土壤10g。
◆在稀释土壤溶液的过程中,每一步都要在火焰旁进行;◆分离不(Bu)同的微生物采用不(Bu)同的稀释度;为什么分(Fen)离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总量和测定土壤中能分(Fen)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选用的稀释范围相同吗?;㈣.取样(Yang)涂布;㈤.微生物的培养与观(Guan)察;◆如果得到了2个或2个以上菌落数目在30——300的平板,则说明稀释操作(Zuo)比较成功,并能够进行菌落的计数,如果同一稀释倍数的三个重复的菌落数相差较大,表明试验不精确,需要重新实验。;微生物的培(Pei)养与观察;三.结果分析与评价P25
1.通过对照实验,若培养物有杂菌污染,菌落数偏高;若培养物混入其他氮源,则菌落形态多样,菌落数偏高,难以选择出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2.稀释操作是否成功:如果得到了2个或2个以上的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则说明稀释操作成功。同一稀释倍数的三个重复(Fu)组的菌落数不能相差悬殊,如相差较大,表示实验不精确,要重新实验。;四、操作(Zuo)提示;五(Wu).课外延伸;本课题知(Zhi)识小结:;1.使用选择培养基的目的是()
A.培养细菌
B.培养真菌
C.使需要的微生物大量繁殖
D.表现某微生物的特定性状与其他微生物加以区别
2.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所需要的碳源和氮源分别是()
A.CO2和N2B.葡萄糖和NH3
C.CO2和尿(Niao)素D.葡萄糖和尿素;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科学家从70-80度热泉中分离到耐高温的TaqDNA聚合酶
B.统计某一稀释度的5个平板的菌落数依次为M1、M2、M3、M4、M5,以M3作为该样品菌落数的估计值
C.设置对照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Ke)信度
D.同其他生物环境相比,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最大,种类最多。
4.为培养和分离出酵母菌并淘汰杂菌,常在培养基中加入()
A.较多的氮源物质B.较多的碳源物质
C.青霉素类药物D.高浓度食盐;谢谢大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