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一中2025-2026学年度(上)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xVIP

银川一中2025-2026学年度(上)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银川一中2025/2026学年度(上)高一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知识(本题共5小题,15分)

1.下列对《沁园春·长沙》这首词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用“独立”起笔,一方面是实写,另一方面也同下阕的“百侣”相呼应,以便触景生情,从容地展开下阕的回忆。另外也奠定了这首词深远、广阔、深沉的基调。

B.?上阕词人远望群山尽染,近看百舸争流,仰视雄鹰展翅高飞,俯瞰鱼儿从容出游,描绘了一幅绚烂的、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

C.?“谁主沉浮”,诗人寻思究竟是谁主宰着世间万物的升降起伏。这句话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在这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到底应该由谁来主宰国家兴衰和人民祸福的命运。

D.?下片回忆往事,词人在抒发革命豪情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年轻气盛、不顾后果、中流击水及意气用事的冒险行为的反思自省。

【答案】D

【解析】

【导语】诗歌以壮阔秋景为背景,展现了毛泽东青年时代的革命豪情。上阕通过“万山红遍”“百舸争流”等意象,勾勒出充满生命力的湘江秋色;下阕回忆“同学少年”的峥嵘岁月,“中流击水”的意象尤为突出,彰显了革命者的壮志与担当。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D.“表达了对年轻气盛、不顾后果、中流击水及意气用事的冒险行为的反思自省”错,“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刻画了一批奋发有为的青年知识分子激流勇进的精神,主要表现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豪情,回答上阕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没有“对年轻气盛、不顾后果、中流击水及意气用事的冒险行为的反思自省”。“中流击水”不是冒险行为,而是表现奋勇进击的无畏气概和豪情。

故选D。

2.下列对《短歌行》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人曹操生逢乱世,亲眼目睹了百姓颠沛流离,即便此刻大业已成,但无奈却已年近半百,不禁发出人生苦短的忧叹。

B.“青青子衿”一句中,“子”是敬称,“衿”指古式衣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C.“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运用比喻的说法,形容贤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不知道投靠到谁的门下、犹豫不决的样子。

D.诗人在诗末以周公自比,表明自己礼贤下士的决心,希望贤才都来归顺自己,帮助自己建功立业,统一天下。

【答案】A

【解析】

【导语】全诗以沉郁顿挫的笔调,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慨叹与求贤若渴的迫切。诗中巧妙化用《诗经》典故,通过“乌鹊南飞”“周公吐哺”等意象,既抒发了乱世中的人才困境,又彰显了政治家招揽贤才、一统天下的雄心。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A.“大业已成”理解错误。诗人恰恰是因为渴望建功立业而不得,所以发出人生苦短的感叹。

故选A。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以澎湃的激情热情赞颂了大自然的神力,体现了“五四”时期敢于破坏和创新的时代精神。

B.闻一多是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红烛》是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忠贞。

C.《峨日朵雪峰之侧》用凝重壮美的意象表达丰富深刻的诗情,表达了诗人昌耀面对生活中的坎坷依然保持坚定的信心。

D.英国诗人雪莱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在《致云雀》中热情赞颂云雀,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柔美、静谧、冷酷、神秘的象征。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的能力。

D.“静谧、冷酷”错。“静谧、冷酷”的象征在诗中没有体现,诗人笔下的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

故选D。

4.下列选项对《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以记梦为由,抒写了对光明、自由的渴望,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表现了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

B.本诗随着诗人情感与思绪的变化,句式节奏也在不断变化。“列缺霹雳”之后的四句连用四字句,节奏紧凑,生动地表现出洞天石门打开时的雄伟气势。

C.诗人特意提出南朝诗人谢灵运,并有意效仿他在功成名就之后退隐山林、游山玩水的经历。于是,诗中写到梦中经过他曾经歇宿过的地方、穿上他当年特制的木屐。

D.诗人性格清高,有平交诸侯、致君尧舜的理想,却受到权贵的排挤,然而尽管如此,仍然在诗歌末尾发出不肯屈从权贵的呐喊。

【答案】C

【解析】

【导语】诗人以瑰丽奇谲的梦境为载体,通过“霓为衣兮风为马”的仙界幻象,展现了对精神自由的极致追求。全诗句式长短错落,节奏跌宕起伏,恰似情感波涛的起伏。结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呐喊,将个人傲骨与仙游意境完美融合,既是对现实的批判,更是对独立人格的礼赞。

文档评论(0)

中高考语文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15年深耕,专注全国各地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