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学年第一学期江浙皖高中(县中)发展共同体高三语文10月联考试题文言文详解:《宋史·陈兢传》、王夫之《宋论》.docxVIP

2025学年第一学期江浙皖高中(县中)发展共同体高三语文10月联考试题文言文详解:《宋史·陈兢传》、王夫之《宋论》.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真题详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陈)家十三世同居,长幼七百口,不畜仆妾,上下姻睦,人无间言。每食,必群坐广堂。未成人者别为一席。有犬百余,亦置一槽共食,一犬不至,群犬亦皆不食。

后兢死,其从父弟旭每岁止受贷粟之半,云省啬而食,可以及秋成。属岁俭谷贵,或劝其全受而粜之,可邀善价,旭曰:“朝廷以旭家群从千口,轸其乏食贷以公粟岂可见利忘义为罔上之事乎?”至道初,遣内侍裴愈就赐御书,还,言旭家孝友俭让,近于淳古。太宗尝对近臣言之,参知政事张泊言及旭受贷事。上以远民义聚,复能固廉节,为之叹息。

(节选自《宋史·陈兢传》)

材料二:

??传陈兢之家者曰:“有犬百余,共一牢食,一犬不至,群犬不食。”其诞至此,而兢敢居之为美,人且传之为异,史且载之为真,率天下以伪,君子之所恶夫乱德之言者,非此言哉?人而至于百,则合食之顷,一有不至,非按而数之,且不及察矣。犬而至百,坌涌而前,一犬不至,即智如神禹,未有能一览而知者,奚况犬乎?

??尧、舜之有朱、均,文王之有鲜、度①,天不能私其美于圣人之家。子之贤不肖,天也。天之化,未有能齐者也;何独于陈氏之家,使皆醇谨以若于长者之训耶?且以陈氏之族如彼其善矣,又何赐粟以后,九世之余,寂寂无足纪数;而七百口敦仁崇让之子弟,曾无一人能树立于宋世哉?陈氏栩栩然以自矜,有司乃栩栩然以夸异,太宗且栩栩然以饰为时雍之化,相率为伪,而犬亦被以荣名。史氏传其不足信者,而世信之;妄人售,而为父兄者恤虚名以渎伦纪;君子所以为世道忧也。

??夫君子之齐家,以化及天下也。使九世可以同居,族以睦而分以明,则先王胡不立此以为制,而文昭武穆,必使有国有家各赐族以使自为纪哉?化不可骤,情不可强,天不可必,人不可不豫为之防。故伪行伪言不宣,上以诚教,下以诚应。垂世立教,仁之至、义之尽矣。俶诡之行,矜夸之说,荧惑天下,饰大美以鬻名利,天性受诬而人纪以亡,读史者又何艳焉!

(节选自王夫之《宋论》)

【注】①朱、均,鲜、度:即丹朱、商均、管叔鲜、蔡叔度,分别为尧、舜、文王之子,皆不肖。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轸其乏A食B贷以C公粟D岂可见利E忘义F为G罔上H之事乎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音wèi,替,与《谏逐客书》中“江南金锡不为用”的“为”读音、意义均不相同。

B.居,占有,与《促织》中“昂其直,居为奇货”的“居”意思不同。

C.以伪,作“率”的后置状语,与《兰亭集序》中“当其欣于所遇”的“于所遇”用法相同。

D.矜,夸耀,与《陈情表》中“凡在故老,犹蒙矜育”的“矜”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兢去世后,其堂弟陈旭每年只领取官府借粮的一半,并拒绝拿官府的借粮牟取暴利,太宗听说后也为之赞叹。

B.王夫之认为“一犬不至,群犬不食”的故事十分荒诞,史官却当作事实记录,这些记录正是君子所痛恨的言论。

C.尧、舜、文王的家族也有不肖子孙,说明子女贤明与否不可能整齐划一,陈氏后代也不一定会人人淳厚谨慎。

D.如果君子“齐家”真的能够教化天下,那么为何先王不将其定为制度呢?王夫之以此批驳了对陈家的宣扬。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每食,必群坐广堂,未成人者别为一席。

(2)饰大美以鬻名利,天性受诬而人纪以亡,读史者又何艳焉!

14.王夫之从哪些方面质疑材料一的真实性,并分析其为何要质疑。(5分)

[答案详解]

10.[答案]BDF

[详解](原文标点)轸其乏食,贷以公粟,岂可见利忘义,为罔上之事乎?

11.[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凡在故老,犹蒙矜育”的“矜”意为“怜悯”。

12.[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王夫之认为“为何先王不将其定为制度”的是九世同居,而非君子“齐家”。

13.[答案](1)每到用餐时,一定群聚坐在大饭堂,未成年的人另外设席。

(2)粉饰美德以谋名利,使天性受到歪曲,而伦理纲常被摧毁,读史者又何必羡慕呢!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1)关键点:“每”,每次、每到;“必群坐广堂”句式;“别”,另外。

(2)关键点:“饰”,粉饰;“纪”,伦理纲常;“艳”,羡慕。

14.参考答案:

方面:(3分)

①人数众多尚且难以察觉缺席,犬类行为更不可控;(1分)

②尧舜家族亦有瑕疵,更何况陈氏一族;(1分)

③陈氏后代寂寂无名,无所建树。(1分)

原因:(2分)

①王夫之认为史家应考究事件的真实性,不能助长弄虚作假之风。

②王夫之认为统治者应注重真诚的教化,不应该宣扬虚伪的言行,且国家上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高考语文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15年深耕,专注全国各地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