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地源热泵系统施工工艺流程
作为从业近十年的暖通施工员,我参与过二十多个地源热泵项目的现场作业。每次看着地下管网与机房设备从一片空地到精准联动,总忍不住想:这哪是简单的管道安装?分明是给建筑造了个“会呼吸的生态心脏”。今天就以我去年主导的某园区项目为例,和大家唠唠地源热泵系统的施工全流程——从前期跑现场踩点,到最后系统呼呼出风,每个环节都像织毛衣,一针错了整件就松。
一、前期准备:把“纸上蓝图”变成“现场地图”
干这行的都知道,地源热泵最核心的是“地埋管”和“机房”两大块,但前期准备做不好,后面全是窟窿。我至今记得进场前那个闷热的下午,抱着一摞图纸蹲在工地土堆上,和设计员老张、项目经理王工开现场碰头会。
1.1现场勘查:地下比地上更复杂
首先得摸清楚“地下情况”。甲方给的地质报告写着“黏土层为主,局部砂层”,但我们带着洛阳铲和雷达探测仪,在规划的地埋管区域打了20多个勘探孔。有个位置挖到3米深突然碰到碎石层,探测仪还显示地下有根废弃的水泥管——这些都得标在图纸上,不然打井时钻头卡了,工期得耽误半个月。
地面条件也不能马虎。地埋管区域要预留打井机的进出通道,我们拿卷尺量了,打井机宽3米,所以临时道路至少得4米宽;机房位置离最近的地埋管区域直线距离80米,得算好连接管道的长度和坡度;还有现场有没有高压线、地下光缆,这些都得和甲方确认清楚——去年有个项目就因为没查地下光缆,打井时钻断了通讯线,赔了十万块。
1.2图纸会审:把“设计语言”翻译成“施工密码”
勘查完现场,回到办公室和设计、监理开图纸会审会。我拿红笔在图纸上标了三个重点:第一,地埋管设计深度120米,但现场勘探显示100米以下是中风化岩层,打井难度大,得和设计商量是否调整井深或增加井数;第二,机房内热泵主机的基础标高比地面高300mm,得确认是否和管道接口标高匹配;第三,地埋管环路的分、集水器位置,要预留足够的检修空间——去年做的小区项目,分、集水器装在墙角,后期阀门坏了根本没法拆,最后只能砸墙。
那天会上,设计员老张拍着我说:“小陈,你提的岩层问题太关键了,我们重新核算下换热量,可能得把井数从80口加到90口。”这种碰撞特别重要,图纸上的数字到了现场,得变成可操作的方案。
1.3材料设备进场:把“合格证明”变成“实物检验”
材料进场那天,我守在工地门口像看宝贝。地埋管是HDPE管,厂家送来了200卷,每卷400米。我蹲在地上抽查:先看管材外壁有没有划痕,用游标卡尺量壁厚,设计要求3.5mm,实测3.6mm,合格;然后查管件,每个U型弯的熔接处要光滑,没有气孔——有一卷管子被叉车刮出了1cm长的划痕,当场退了货。
机房设备更金贵。热泵主机是进口的,木箱拆的时候我和几个工人全程盯着,主机表面不能有磕碰,随机带的压力表、传感器要和说明书型号一致;循环泵的电机功率、扬程要和设计匹配,我们用万用表测了绝缘电阻,200MΩ,远高于要求的100MΩ;阀门得逐个做压力试验,夹在试压台上打1.5倍工作压力,保压10分钟,有个蝶阀接口轻微渗水,直接让供应商换了新的。
二、地埋管施工:给大地“穿针引线”的技术活
前期准备做完,最累也最关键的地埋管施工开始了。我们项目规划了90口垂直埋管井,井间距4米,排成6行15列。每天看着打井机“哐当哐当”往下钻,像给大地扎针,每口井都得扎到位。
2.1打井成孔:从“钻机轰鸣”到“精准成井”
打井机用的是GPS-15型回转钻机,钻头直径150mm。第一口井开钻那天,我蹲在旁边记时间:0-20米是黏土层,钻头下去很快,1小时就到了;20-80米是砂层,得不停往孔里注浆护壁,不然容易塌孔;80米以下碰到了勘探时说的中风化岩层,钻头明显慢了,每进1米得2小时。那天从早上7点打到晚上10点,才完成第一口120米的井——后来总结,岩层段改用冲击钻机效率更高,后面的井都调整了设备。
成孔后要测井深和垂直度。我们用测绳吊个铁砣,放到底部拉起来量,120米的井实际深度119.8米,合格;垂直度用井斜仪测,最大偏斜1.2度,小于规范要求的2度——要是偏斜太大,后面下管容易卡,回填也不密实。
2.2下管与回填:让管子“扎根”大地
下管是两个人的活。U型管提前在地面做好,每根竖管长120米,两根管子用管卡每隔2米固定一次。我和工人老周一人拉一头,慢慢往井里放。下到50米时,管子突然卡住了,老周喊:“小陈,可能孔壁有碎石!”我们赶紧用钢丝绳绑住管头,轻轻往上提了半米,再慢慢往下送,总算下去了。后来才知道,这口井成孔后没及时下管,孔壁掉了块石头。
管子下到底部,要在井口留1米的余量,方便和水平总管连接。然后开始回填,用的是膨润土和细沙按1:3配的浆料。回填泵往孔里打浆时,我拿竹竿插进去搅,确保浆料填满管子和孔壁之间的空隙——要是回填不密实,地下热量传不出来,系统效率能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