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原文的翻译及赏析 .pdfVIP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原文的翻译及赏析 .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原文的翻译及赏析

【原文】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

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

怜白发生。

【注释】

破阵子:词牌名。

陈同甫:陈亮,字同甫,辛弃疾志同道合的朋友。

挑灯:挑一拨灯芯,使灯光明亮。

梦回:梦醒。这里指回到梦里

八百里分麾下炙:八百里,指牛,古代有一头骏牛,名叫“八百

里驳”。麾(huī)下,指部下将土。麾,古代指军队的旗帜。炙

(zhigra一ve;),烤熟的肉。

五十弦翻塞外声:各种乐器齐奏军歌。五十弦,指古瑟。李商隐

“琴瑟”诗中有“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翻,演奏。

塞外声,雄壮悲凉的军歌。全句的意思是全军将士分烤牛肉吃。

沙场秋点兵:秋天在战地检阅军队。

马作的卢飞快:战马像“的卢”那样跑得飞快。的卢:刘备的战

马,曾“一越三丈”使刘备脱险。

弓如霹雳弦惊:弓弦像惊雷那样响。霹雳,疾雷声。这里形容射

箭时弓弦发出的声响。

了却君王天下事:完成了皇帝托付的天下大事。了却,完成。天

下事,指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事业。

赢得:博得。

可怜:可惜。

【翻译】

夜深人静带着几分醉意,忍不住又点亮灯来,玩看着佩身的宝剑;

恍惚之间,听见各个军营接连不断地响起了号角。八百里范围内军营

里的兵士分吃烤牛肉,军乐演奏着边塞的乐曲。这是在战场上检阅军

队。

战马像的卢一样飞快,拉弓射箭的响声如如同惊雷。完成了皇帝

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大业,也赢得一生功绩,千古扬名!可悲的是,

从梦中惊醒,才发觉自己已经满头白发,所有的壮志弘愿,只能付之

一叹!

【赏析】

(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一

生以恢复为志。工于词,为豪放派词人代表,风格沉郁顿挫,悲壮激

烈,与苏轼并称“苏辛”。作品有《稼轩长短句》。

这首词是写给他的挚友陈同甫的。陈同甫,宋史称其“为人才气

超迈,洗谈兵。”他坚决主张北伐中原,反对南宋统治者侮辱求和苟

安投降的政策,曾五次上书,提出恢复中原的具体计划,言辞激愤,

因而受到当权者的陷害,曾三次被捕入狱,几乎丧命。宋孝宗淳熙十

五年(公元1188年)冬,陈同甫从浙江金华到江西拜访闲居在上饶的

辛弃疾,他们一起游览了鹅湖、瓢湖,唱和诗词,共论国事,相聚十

多天。陈同甫东归以后,辛弃疾写了许多手怀念他的词,这首《破阵

子》大约就是上饶会面后写给陈他。

词一开始,从醉中落笔,“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

营。”“醉里”,写得是情态。“挑灯”,是把油灯拨亮。“看剑”,

即《水龙吟》中的看吴钩,表明词人渴望杀敌的心情。词人渡江南来

是为了抗金报国,然而他的勃勃雄心换来的是排挤和打击,最后竟是

罢职闲居。这现实和理想的矛盾就迫使词人只好用就来排遣心中的痛

苦积郁了。“梦回”,通常是指梦醒,但这里是指回到梦中。“角”,

是军队中的一种吹奏乐。“连营”,一个连着一个的军营。全句是说

梦里“我”又回到了军队,军营中到处吹起嘹亮的号角。从“梦回”

开始,词人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描绘了一个施展雄才武略,完成

“了却君王天下事”的梦境。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八百里”

有两种说法,一是指范围,军营八百里;一是指牛。《世说新语·汏侈

篇》:晋王恺有牛,八百里駮(同驳)常莹其角。一次王凯同别人比

箭,以八百里驳做赌,结果王凯输了,便杀了这头牛,做了烤牛肉。

苏轼在《约公择钦是日大风》诗中写到:“要当啖公八百里,豪气一

洗儒生酸。”苏轼以“八百里”入诗,辛弃疾又以“八百里”入词,

可见一“八百里”代牛当时宋代流俗习语。“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

弦翻塞外声”,从意思上说,军营中杀牛烤肉分饷战士,并奏起了雄

壮的乐曲。为什么军营中号角连天?主帅又为什么杀牛烤肉犒赏三军

呢?词人接下来告诉我们,那是“沙场秋点兵”。“沙场”,战场。

“秋”,秋天。“点兵”,阅兵。阅兵,就是要出征,“秋点兵”不

仅仅点明一个出征的季节,而秋天肃杀凄凉的气氛也与“塞外声”和

谐地衬托出军容的威严和气氛的肃穆,表现了决心同敌人血战到底的

气概。

文档评论(0)

yanglaoshi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