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诗三首——秋晚的江上、一朵野花、错误》课件 中职语文通用版上册.pptxVIP

《短诗三首——秋晚的江上、一朵野花、错误》课件 中职语文通用版上册.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秋天的江面上,夕阳的余晖洒满江面,晚归的鸟儿从江面掠过,岸边的芦苇在微风中轻轻摇摆。这么美的景色,我们的诗人会如何去描绘呢?一、导入新课

秋晚的江上

刘大白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诗意,发现美。03能力目标:品味诗歌优美的语句并学会简单分析。02知识目标:体会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01学习目标

作者简介朗读课文二、设疑激探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刘大白(1880—1932),原名金庆棪(yǎn),后改名刘靖裔(yì),字大白,别号白屋,浙江绍兴人。与鲁迅先生是同乡好友,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诗集《旧梦》《邮吻》《卖布谣》。

写作背景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人民无自由和幸福可言。此时的作者寄情山水,暂时流露出高兴之感。

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秋晚的江上刘大白

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刘大白秋晚的江上游玩了一天,倦游的鸟儿想回巢去,就像玩耍的孩童听到归家的呼唤,起身告别小伙伴们飞快地奔回家。这时候,太阳也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落下去休息;往归的飞鸟身上,镀上了一层金黄,原来是斜阳的余晖照在飞鸟的脊背和双翼上,给他披上了一件金羽衣。当归鸟飞近挡住夕阳的身影时,就像驮着夕阳回巢去一样。黄昏的景色,在诗人的笔下,似乎带着一些恋恋不舍,带着一股眷恋的美。

三、合作探究鸟儿在干什么?1倦鸟归巢。“驮”字突出了什么?2既突出鸟倦的程度,也是对景致的进一步渲染和绮丽的想象。秋晚的江上刘大白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刘大白秋晚的江上如同顽皮的孩童,急于回家,倦飞的鸟儿“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正是飞鸟这一抖落,诗人这才注意到夕阳在江面上的倒影,这夕阳的倒影好像是从鸟翅上掉下来的一般。鸟倦也是人倦,诗人看到的物象折射出自己的心境,也许诗人自身也背负了重担,想要摆脱沉重的包袱。再看眼前景,原本平静的江面因为飞鸟的抖动,立刻灵动起来,勾勒出一副动静结合的秋江归鸟图。

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刘大白秋晚的江上远处,归鸟要回巢,近处呢?“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诗人的眼光从江上转移到江边的芦苇。夕阳的余晖点染了江面,也晕染了芦苇。在一瞬间,白了头的芦苇也变成红颜了。这大片的金红色点染风中飘扬的白色芦苇,像是一个被装扮的美丽女子,明艳动人,又像是头发花白的老人经时光的神笔,有那么一瞬仿佛回到了最美丽的岁月。这黄昏的江边,近处有明丽的色彩随风飘动,远处有抖动双翅的飞鸟和金色的江水,这些构成了秋天江上一个美丽黄昏之景。

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是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何好处?3“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4夸张。体现了鸟摆脱重负、追求自由的精神。拟人的手法,通过“妆”和“红颜”二字,把芦苇人格化,给全诗平添了情趣和生气。本诗描写的景色有哪些?从景色中感受作者是怎样的心情?5归巢的鸟儿、西沉的斜阳、滔滔的江水、白色的芦苇。无比欣悦。

四、全诗小结全诗运用拟人手法,使诗歌具有灵动的画面感。将秋日夕阳西下的江边美景渲染得美丽无比。画面动静结合,色彩艳丽,充满遐想。

情感升华一阵秋风吹过,一场秋雨缠绵,便结束了春天的明媚爽朗和夏天的生机勃勃。秋天,写着收获,秋天,写着相思。让我们走进秋天,走近自然,摘取属于自己的果实。

谢谢观看

陈梦家一朵野花

陈梦家(1911-1966),男,曾用笔名陈漫哉,浙江上虞人,生于南京,中国现代著名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诗人。陈梦家在三十年代的诗名很大,曾与闻一多、徐志摩、朱湘一起被目为“新月诗派的四大诗人”。他16岁开始写诗。其诗先学徐志摩,后学闻一多。

1931年1月,编成《梦家诗集》,由新月书店出版。同年9月,又编成《新月诗选》出版。其诗重视表现“自我”,注重音韵和谐及整体匀称,善于吸收格律诗特点写自由诗,对新月派的形成和发展影响较大。是后期新月派的重要成员。1957年,在考古研究所,陈梦家被划成“右派分子”,1966年9月3日,陈梦家自缢而死,年仅五十五岁。

新月派在新诗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完整的新诗理论,尤其“三美理论”是对新诗发展问题的最早的、系统的、科学的认识。为新月社诗歌理论作出了最重要贡献的是闻一多。他曾系统地提出了新格律诗的理论,认为诗是“做”出来的,主张戴着格律的脚镣跳舞,并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新月诗派,是一个文化团体,新月社成立于1923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各学科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小初高各科教学、学习课件全收录。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学科教学、学习课件全收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