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语文八年级上册统编版(含解析).docxVIP

第三单元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语文八年级上册统编版(含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文言文阅读专项突破-语文八年级上册统编版(2024)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文言文阅读

[甲]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①,吾侪②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③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然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④。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⑤以守,卒全其城。

(选自《宋史·苏轼传》,有删改)【注释】①涂潦:指道路泥泞积水。②侪(chái):同类的人。③畚锸(běnchā):畚,盛土器;锸,起土器。④版:古代墙的夹板,中填土石,夯实,垒而成。⑤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念无与为乐者????念:考虑,想到 B.怀民亦未寝????寝:睡觉

C.水决不能败城????败:打败 D.轼诣武卫营????诣:到

2.下列对文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相与步于中庭”与“汇于城下”中的两个“于”,意义和用法相同。

B.“念无与为乐者”与“虽禁军且为我尽力”中的两个“为”,意义和用法相同。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耳”和“事急矣”中的“矣”都属于句末语气词。

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与苏洵、苏辙并称“三苏”。

3.下列对甲、乙两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由甲文“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可见作者与张怀民心有灵犀,友情深厚。

B.甲文“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为写月光的高度传神之笔,全句无一字写月,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

C.乙文开头以动词“决、泛、溢、汇”串联,画面感极强,如镜头推移般展现洪水由近及远、步步紧逼的态势。

D.乙文“城不沉者三版”写了不没入水中的城墙仅有三版,用具体的数据凸显城池濒临毁灭的险境。

4.画线句子的文字断句正确的两处是(????)

涨A不时泄B城将败C富民D争出E避水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2)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

6.在某短视频平台上,有这么一则热搜“世间文人如此多,为何独爱苏东坡?”请结合甲乙两文中的具体内容谈谈苏东坡有哪些可贵的品质。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

天气晴朗,步出南郊野寺,沽酒饮之。半醉半醒,携僧上雨花台①,看长江一线,风帆摇曳,钟山②紫气,掩映黄屋③,景趣满前,应接不暇。每登高丘,步邃谷,延留燕坐,见悬崖瀑流寿木垂萝閟④邃岑寂之处,终日忘返。

(选自陈继儒《小窗幽记》)

【注】①雨花台:相传梁武帝时期,有位法师在此谈经说法,天空中花落如雨,故称“雨花台”,位于今南京市以南。②钟山:即紫金山。③黄屋:宫殿。④閟(bì):幽深,幽静。

7.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五色交辉辉:

②四时俱备俱:

③应接不暇暇:

④延留燕坐延留:

8.请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见悬崖瀑流寿木垂萝阙邃岑寂之处

9.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②步出南郊野寺,沽酒饮之。

10.简要概括【甲】【乙】两文情感的相同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榭间,以红粉笙歌一两

文档评论(0)

风的故乡 清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风的故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