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地质灾害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地质灾害事件专项应急预案第1篇
一、工作原则
(一)突发性地质灾害是指山体崩塌、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
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二)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协调一致的原
则。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做好地质灾害
应急抢险救灾工作。
(三)发生地质灾害或出现险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地质灾害抢险救
灾指挥部,在县、乡镇()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统一指挥和组织地质灾害抢险救灾
工作。
(四)在地质灾害防治和应急工作中,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县政府将给
予表彰;对玩忽职守,导致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有关部门要给予行政处
分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地质灾害等级和灾情报告
(一)地质灾害按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的大小分为四个等级:
特大型: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
大型: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C0
万元以下的;
中型: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以上、500万之
以下的
小型: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值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
(二)发现地质灾害险情或灾情的单位和个人,应立即向县、乡(镇)人民政
府或国土资源局报告。其他部门或基层组织接到报告的,应当立即转报县、乡(镇)
人民政府。
速报制度:发生特大、大型地质灾害,所在乡镇()应在接到报告10分钟内以
电话等方式速报县政府和县国土资源局,在1小时内以书面形式上报县政府和县国
土资源局,必要时可越级速报陇南市国土资源局,以后每4小时向国土资源局和
有关部门报告一次工作进展情况,直到调查结束。
发生中型地质灾害,所在乡(镇)应于2小时内速报县政府,同时速报县国土
资源局。
发生小型地质灾害,所在乡(镇)应在4小时为向县国土资源局报告。
(三)发现地质灾害或潜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各乡镇或者村委会要在1日内将
险情和采取的应急防治措施上报县国土资源局和乡镇政府。国土资源局邀请专家
进行鉴定。
三、应急机构和织责
(一)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平时为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县
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任总指挥,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县武装部部长、国土资源局、
民政局主要负责人担任副指挥,发改委、财政、交通、水利、气象、卫生、食品
药品监督、建设、公安、武警县中队、县消防大队、农牧、广电、电信、移动公
司、联通公司、电力、教育、旅游、经贸、安监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指挥
部下办公室在县国土资源局,具体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
(二)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职贪:
1、在县人民政府领导下,组织协调有关部门采取切实措施,做好地质灾害防
治工作;
2、审定各有关部门制定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督促落实并进行检
查;
3、配合省地质灾害应急指挥机构工作;
4、发生地质灾害时,组织各成员单位赶赴现场,指挥地质灾害现场的抢险救
灾工作。
三()灾害发生地的乡镇政府应当成立相应的救灾应急指挥机构。其职责是:
1、执行上级政府和县救灾应急指挥部有关救灾应急工作的指令;
2、负责组织实施本区域内转移人口、行动路线、安置地点的具体规划和实施;
3、责自然灾害情况的收集、整理与上报工作;
4、负责自然灾害的预防处理、调查核实与上报工作。
四、地质灾害处置
(一)发生地质灾害时,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应及时组织抢险并作出应急处
理,并速报县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局。
(二)发生地质灾害时,县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即转为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
部。
(三)地质灾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地质勘查项目成本管理现状及改善对策.pdf
- 地质条件复杂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pdf
- 地质学教案[汇编].pdf
- 地质灾害的应急预案范文(30篇).pdf
- 地质灾害防治项目验收工作指南.pdf
- 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项目招标文件.pdf
- 地质灾害事件专项应急预案(18篇).pdf
- 地质灾害应急抢险预案.pdf
-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11篇).pdf
-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31篇).pdf
- 2025年智能快递驿站行业政策与市场机遇报告.docx
- 2025年校园安全防范中新能源电动巡逻车采购可行性分析.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在智慧旅游区的应用前景研究.docx
- 2025年智能家居报告: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的法律责任与用户隐私保护.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与垃圾分类信息化管理结合的可行性研究.docx
- 2025年智慧社区远程医疗诊断中心在基层医疗机构运营管理中的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智慧社区:老年活动广场智能化升级研究.docx
- 2025年智能社区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市场应用前景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在垃圾分类回收与处理中的智能化改造路径.docx
- 2025年本土半导体材料产业链国产化战略布局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