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电解质紊乱危害、病因分析、症状及诊断.doc

临床电解质紊乱危害、病因分析、症状及诊断.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电解质紊乱危害、病因分析、症状及诊断

电解质紊乱的危害

电解质紊乱可根据其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其中重度紊乱可能对生命构成威胁。此外,根据紊乱发生的时间,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紊乱通常症状更为明显且进展迅速;按异常电解质的种类,又可分为单纯型(如仅钠异常)和混合型(如钠与钾等多种电解质同时异常)。

电解质紊乱的临床表现因具体异常的电解质而异,例如低钠血症常表现为意识障碍、癫痫发作,而高钾血症则可能引起致命性的心律失常。不同病因所致的电解质紊乱,其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需结合病情综合判断。特别是急性且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可能影响多个器官系统功能,包括引发呼吸衰竭、心律不齐、心功能不全、肾衰竭等严重后果,甚至导致昏迷或死亡。

电解质紊乱的病因分析

电解质紊乱在临床实践中十分常见,常作为多种疾病的并发表现出现。多种急慢性疾病状态均可导致电解质失衡,包括感染性发热、恶心呕吐、创伤、术后恢复期、胃肠道功能紊乱、肝功能异常、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以及多种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或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及垂体病变)等,均可能引发单一或多种电解质成分的异常。

电解质紊乱常见的病因,包括:

饮食摄入不足:

营养摄入障碍:长期禁食、节食、厌食症、重症患者的肠道外营养支持不足等,容易导致钠、钾、镁等多种电解质的缺乏。

吞咽困难或意识障碍:如脑卒中、帕金森病、痴呆患者由于不能正常进食,导致电解质摄入不足。

消化吸收障碍:如慢性胃肠疾病(克罗恩病、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可导致钙、镁、磷等的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

2、电解质丢失过多:

1)胃肠道电解质丢失:

呕吐、胃肠减压:导致钾、氯、氢离子丢失,常伴代谢性碱中毒。

腹泻、肠瘘:大量丢失钠、钾、镁、碳酸氢盐,易导致酸中毒和低钾、低钠。

2)肾脏电解质丢失:

利尿剂使用(尤其是袢利尿剂和噻嗪类):常引起低钾、低钠、低镁。

肾小管功能障碍,如Bartter综合征、Gitelman综合征。

高血糖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导致渗透性利尿和钾镁等丢失。

3)皮肤和体液电解质丢失:

发热、大量出汗、中暑等:可导致钠、氯、钾的丢失。

广泛烧伤:电解质通过创面丢失显著。

手术或创伤出血、体液渗出(如腹腔引流、胸腔引流)等。

3、内分泌疾病:

1)抗利尿激素异常:

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SIADH)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

中枢性或肾源性尿崩症则引起高钠血症。

醛固酮水平异常: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可引起低钾、高钠血症。

醛固酮减少(如Addison病)则出现高钾、低钠血症。

3)其他激素异常: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引起高钙血症,功能减退则引起低钙、低磷血症。

垂体功能减退或甲状腺功能减退也可能导致低钠血症。

4、慢性疾病:

1)慢性肾脏病:肾排钾、磷、酸的能力下降,易引起高钾、高磷、酸中毒。

2)肝硬化:常伴低钠、低钾、低镁,机制包括水钠潴留、肾血流减少等。

3)心力衰竭:由于利尿剂使用和肾灌注减少,电解质紊乱常见。

5、特殊人群:

1)新生儿与婴幼儿:肾脏功能发育不全,调节能力差,易发生电解质异常。

2)老年人:多伴基础疾病、用药复杂,肾功能减退,电解质紊乱风险高。

3)危重病人:如脓毒症、严重创伤、术后等应激状态下,易出现复杂电解质失衡。

电解质紊乱症状

1、低钠血症:

急性低钠血症早期常表现为恶心和全身不适,病情加重时可能出现头痛、嗜睡及意识模糊,严重者甚至可发生癫痫发作、昏迷,甚至呼吸停止。

而慢性低钠血症的症状较为隐匿,患者常出现乏力、恶心、头晕、呕吐、步态不稳、记忆力减退、意识模糊、嗜睡及肌肉痉挛等多种表现。

2、高钠血症:

急性高钠血症早期常表现为嗜睡、乏力、肌无力、烦躁及易激惹,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震颤、抽搐、癫痫样发作甚至昏迷。

相比之下,慢性高钠血症(持续时间超过一天)症状通常较轻微,表现不如急性期明显。

3、低钾血症:

低钾血症的严重程度与钾离子下降的幅度和速度密切相关。临床表现通常始于下肢肌无力,逐渐波及躯干及上肢,严重时可出现瘫痪、痛性肌痉挛甚至横纹肌溶解症。

当呼吸肌受累时,可导致呼吸肌无力,严重时引发呼吸衰竭,甚至危及生命。胃肠道平滑肌功能受损则表现为胃肠蠕动减弱或消失,出现腹胀、食欲减退、恶心和呕吐等症状。

此外,低钾还可引发多种心律失常,患者可能出现心悸等心脏不适表现。肾脏功能亦可能受影响,表现为多尿及酸碱平衡紊乱。低钾状态下,胰岛素分泌减少,可能导致血糖调节异常。

4、高钾血症:

早期高钾血症患者

文档评论(0)

医学资料+白衣侠士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专业医学资料提供,解决您后顾之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