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三国至隋唐的文化.pdfVIP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三国至隋唐的文化.pdf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7讲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程标准】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考情分析

整体感知

1.频率题型:部分是高考中频考点,以选择题

居多,非选择题近年比较少

2.情境设计:多利用书法、绘画、诗歌等文艺作

品或文化现象创设学习情境,体现五育并举的考

查要求,蕴含文化自信的价值导向。如2(023.全国

乙卷,25)江南诗歌唱和风尚;2(023•北京卷,16)

南学与北学;2(023•辽宁卷,3)《历代名画记》;

2(022•全国乙卷,25)唐代书法家的作品;2(021•海

南卷,4)纪念屈原的诗歌;2(021・6月浙江选考,

5)欧体、颜体等书体;2(020•全国H卷,25)敦煌

莫高窟壁画

3.核心考向:隋唐时期的文艺特点;文艺发展与

社会变迁关系;中国古代思想演变

必备知识

■梳理落实础性

知识点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1.三教发展历程

项目儒学道教佛教

汉朝汉武帝时确立正统地位东汉末兴起两汉之际传入中国

魏晋南吸收佛、道精神,有新在民间广为传播,主张“贵吸收儒、道思想,渐趋

北朝发展儒”和“尊道”本土化

隋朝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以儒学为主

“三教并行”,韩愈提武则天时有很大发展,

唐朝道教最受尊崇

出复兴儒学禅宗对后世影响最大

2.反佛斗争

①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了大量的钱财

原因

②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到政府财政收入

民间南朝范缜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

表现

政府北魏、北周及唐朝等统治者几度灭佛

影响弗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

3.儒学复兴运动

原因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儒学的正统位受到挑战

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韩愈率先提出,他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

概况

主流思想的统治位

1.警示•易错易混三教合归儒与三教并行

“三教合归儒”是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理论。“三教并行”,即主张尊道、

礼佛、崇儒。

2.挖掘•教材信息东汉初年,汉明帝派人前往西域求佛法,请来两位高僧在洛阳传教,还

用白马驮来佛经,在他们居住的方修建佛寺。佛教在魏晋时期盛行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原因:天灾人祸、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凄苦;统治者利用佛教麻痹人民;名士质疑儒

学,崇尚玄学;民众痛苦无奈,信佛寻求慰藉。

3.拓展•思维点拨魏晋到隋唐儒学的位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受到佛教、道教的冲击,隋唐时期出现了三教合一的局面,但儒学仍

然占据统治位。

知识点二文艺、科技与对外交流

魏晋南

建安文学曹(操父子等)、田园诗陶(渊明)、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

文档评论(0)

猫猫网络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及文档服务!

认证主体遵化市龙源小区猫猫网络技术服务部(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281MAE3KL941P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