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 暗夜寻光: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烽火征程测试-【高频考点】2025中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含答案).docxVIP

专题06 暗夜寻光: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烽火征程测试-【高频考点】2025中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06暗夜寻光: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烽火征程

(试题分值:100分测试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23年火爆网络的流行语有“内卷”,“躺平”,“YYDS”等。如果时光回到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年,你会听到青年们热烈讨论的流行语是(???)

A.自强求富 B.维新变法 C.民主共和 D.民主科学

2.19世纪80年代,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海军初步建成,其中以北洋舰队规模最大。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同年还在台湾建立行省。这可以用于说明(???)

A.清朝外交思想向国际化转变 B.洋务运动增强清廷海权意识

C.甲午中日战争胜利基础奠定 D.列强严重威胁中国国防安全

3.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与第一期相关事件的影响是(???)

A.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B.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4.英国的伦敦画报曾报道过清政府的官员办企业、采购设备,美国的《纽约时报》也曾报道过洋务派“已经获得皇帝陛下的许可,在上海创办中国第一家机器纺织厂——上海机器织布局”。这表明洋务运动(???)

A.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B.促进了军事工业的发展

C.引起了西方社会的关注 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5.下表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是??(???)????????????????????????

内容

起止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代表人物:奕?、曾国藩、李鸿章

近代企业:江南制造总局、汉阳铁厂

A.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B.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C.促进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D.促使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6.中国近代教育随时代发展不断进步。表中三类学校兴办的目的是(???)

类别

时间

数量

地点

外语学校

1862—1864

3

北京、上海、广州

军事学校

1874—1894

9

上海、天津、广州、南京、旅顺、威海、刘公岛

技术学校

1867—1896

16

福州、上海、天津、广州、武昌、南京、台湾

A.培养洋务运动所需要的人才 B.传播维新变法的思想

C.推动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 D.宣传三民主义的主张

7.由于军用工业建设过程中不断遇到难题:财政拮据,经费不足,原材料短缺;外资扩张和洋货倾销,非单纯开办军用工业所能救济。洋务派官僚提出了“寓强于富”的方针,开始创办新式民用工业。下列选项中,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的是(???)

A.安庆内军械所 B.汉阳铁厂 C.江南制造总局 D.福州船政局

8.黄兴为在1911年4月某场起义中牺牲的烈士撰写挽联。上联为: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下联为: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该挽联纪念的起义(???)

A.加快了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B.鼓舞了全中国人民的斗志

C.促成了湖北军政府的成立 D.拉开了中国民主革命序幕

9.近代一首流行歌词中写到:“女革命,志灭清,摒弃那粉黛去当兵。誓将胡儿来杀尽,五种族,合大群,俾将来做个共和民。”这首歌曲最有可能出现于(???)

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0.1911年10月,《申报》曾连续报道了武昌起义事件:“余昨日方评武昌革命党之泄事失机,而昨晚得武昌新军之变,省城陷,总督走,督署毁,张彪伤”,“武昌、汉阳、汉口均为革党占据……汉阳兵工厂及火药厂亦入革党之手”。《申报》的报道意在表明(???)

A.起义前革命党缺乏准备 B.起义成功纯属偶然事件

C.革命党扭转局势取得胜利 D.辛亥革命成功乃历史必然

11.“帝制的覆灭意味着对儒学三纲之首和传统等级制的彻底否定,意味着芸芸众生那些整天忙于磕头的脑袋和应酬跪拜的双脚同时得到解放,让它们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思考和走路。”此观点意在说明辛亥革命(???)

A.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B.根除了社会陋习

C.彻底废除了封建制度 D.推动了思想解放

12.下面可以作为研究辛亥革命第一手材料的是(???)

A.B.C. D.

13.下表反映1905-1910年武汉地区重要报刊的创办情况。到1911年爆发了由新军发起、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参与的武昌起义。这说明(???)

报刊名称

创办时间

创办者

共同点

中文《楚报》

1905

日知会会员主笔

大都传递于军学两界,倡导革命,影响政治局面发挥重要作用

《湖北日报》

1908

共进会会员

《雄风报》

1910年

共进会会员

《大江报》

1910年

振武学社和文学社机关报

A.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成为社会共识

B.广泛的群众基础是革命成功的保障

C.报刊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4A73P7;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