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欧阳修《荷花赋》原文及解析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一、生平介绍
1、早年经历:欧阳修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四岁丧父,随母前往湖北随州投奔叔叔欧阳晔。母亲郑氏用芦苇秆在沙地上教他读书写字。十岁时,欧阳修偶然得到韩愈的《昌黎先生文集》,读而心慕,日夜通读。
2、学优入仕:欧阳修科考之路不顺,天圣元年(1023年)和天圣四年(1026年)因擅长古文而不擅骈文两次落榜。之后他潜心研究骈文,天圣七年(1028年),在国子监解试、广文馆试中均考中第一,次年礼部考试又获第一,成为省元,殿试获甲科第十四名,荣登进士,自此步入仕途。
3、直言遭贬:景祐三年(1036年),范仲淹因批评宰相吕夷简被贬,欧阳修写下《与高司谏书》为其辩解,被贬为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在夷陵,他对民生疾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开始关注吏事,并写下《峡州至喜亭记》《夷陵九咏》等作品。
4、投身新政:庆历三年(1043年),欧阳修被召还朝廷,转太常丞,兼掌谏院,多次上疏提出改善吏治等主张。同年九月,范仲淹发起庆历新政,欧阳修积极参与,起草《详定贡举条状》等。但新政因守旧势力强大而失败,欧阳修也被外放滁州、扬州等地。
5、晚年生涯:至和元年(1054年),欧阳修以翰林学士身份主持编撰《新唐书》,并独自撰写《新五代史》。嘉祐五年(1060年)升任枢密副使,次年拜参知政事。宋英宗即位后,欧阳修卷入濮议之争,遭政敌毁谤,自请辞官。熙宁四年(1071年)以太子少师致仕,翌年逝世,享年六十六岁。
二、主要作品
1、散文:有《醉翁亭记》《丰乐亭记》《秋声赋》《朋党论》《与高司谏书》等。其中,《醉翁亭记》以简洁流畅的语言描绘了滁州的山水美景和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朋党论》则针对当时的朋党之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观点鲜明,论证有力。
2、诗歌:现存诗800余首,如《戏答元珍》《画眉鸟》等。《戏答元珍》写于夷陵时期,名为戏答,实则包含严肃的政治主题和个人感慨;《画眉鸟》通过对画眉鸟自由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
3、词:词作约200多首,如《踏莎行·候馆梅残》《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等。其词风格清疏隽永,蕴藉沉厚,感情婉转缠绵,如《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通过描写深闺女子的哀怨,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
4、史学著作:主持撰写《新唐书》,独自编写《新五代史》,他提出的“正统论”学说对后世史学研究产生了一定影响。
5、经学著作:有《诗本义》,开创了宋代质疑经典古籍的风气,以及以个人理解论述诗文之风。
6、金石学著作:撰写的《集古录》成为金石学开山之作,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1000卷。
三、《荷花赋》创作背景
欧阳修《荷花赋》的创作背景并无明确的史料直接记载(现存史料中,欧阳修本人及同时代人未提及该赋的具体创作情境),但结合其生平经历、思想风格及宋代文学背景,可从以下角度推断其创作的可能语境:
(一)从欧阳修的人生阶段与心境看:偏向“外放闲居”时期
欧阳修的一生大致可分为“仕宦起伏”与“文人闲居”两个主要脉络,而《荷花赋》的基调(清丽闲逸、借物抒情,无强烈政治感慨)更贴近他“外放地方、寄情自然”的阶段。
1、贬谪或外放时期的“自然观照”
欧阳修曾因支持“庆历新政”、卷入政治争议等多次被贬(如夷陵、滁州、扬州等地)。在地方任职时,他常以自然景物消解仕途压力,写下《醉翁亭记》(滁州)、《丰乐亭记》(滁州)等名作,核心是“与民同乐”“寄情山水”。
《荷花赋》中“步兰塘以清暑”“玩芳华而自逸”等句,展现的是对荷花的细致观察与闲逸心境,更可能创作于这类“远离朝堂、亲近自然”的时期——他无需在文字中暗藏政治隐喻,而是单纯以文人视角欣赏荷花之美。
2、晚年“六一居士”时期的“淡泊趣味”
欧阳修晚年退居颍州,自号“六一居士”(藏书、金石、琴、棋、酒、老人),生活重心转向文人雅趣。此时他的文字更淡泊通透,常以草木、山水寄托对生命与自然的感悟。
赋中“湛月白而风清,杳池平而树古”“空留此日田田叶,不见当时步步人”等句,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淡然感慨,与晚年“回望人生、归于平淡”的心境吻合。
(二)从宋代“咏物赋”的传统看:承接“托物言志”与“文人雅趣”
宋代咏物赋摆脱了汉赋的“铺陈堆砌”,转向“以小见大、借物抒情”,尤其重视对景物的“个性化观照”。欧阳修作为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既推崇“文以载道”,也不排斥“闲情之作”,《荷花赋》正是这种“雅趣创作”的体现。
1、对“荷花”意象的文化继承与创新
荷花在传统文化中象征“高洁”(如周敦颐《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但欧阳修的《荷花赋》更侧重“美”而非“德”:他写荷花的“红衣耀彩”“清香析酲”“影动波浮”,更像对自然之美的纯粹欣赏,而非刻意赋予道德象征——这符合宋代文人“以
最近下载
- 《当代中国外交》课件.ppt VIP
- 病情观察与危重患者的护理ppt.pptx VIP
- DB65T 2155-2004白斑狗鱼规范要求.docx VIP
- T_CCSAS 007-2020 化工企业变更管理实施规范.pdf VIP
- 武汉大学普通天文学课件第3章天文观测与天文测量.pptx VIP
- 灯光音响舞台机械施工组织方案2.doc VIP
- 车门密封条消耗能量计算.pdf VIP
- 专题08 文学类文本阅读 -【好题汇编】备战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真题分类汇编(湖南长沙专用)(含解析版).docx VIP
- 建筑行业工作总结ppt汇报.pptx VIP
-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2.5相貌各异的我们(课件).pptx VIP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持证人
专注文案个性定制,修改润色等,本人已有26年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扎实文案功底,可承接演讲稿、读后感、任务计划书、营销方案、施工方案等多方面的工作经验欢迎大家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