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常谈》第13章读书笔记.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典常谈》第13章读书笔记

一、词组摘抄及注释

1、“缠绵悱恻”:形容内心痛苦难以排解,也指文章感情婉转凄凉。在文中常用来描述如屈原这般忠臣内心丰富且深沉的情感,其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自身遭遇的悲叹等情感交织,展现出这种复杂而浓烈的情绪。

2、“浮游尘外”:仿佛超脱于尘世之外,形容一种不被世俗所沾染,保持高洁、脱俗的状态。用于描绘像屈原等节士的精神境界,他们在浑浊的世间,依然坚守自身的清白与高尚品格。

3、“优游不迫”:指生活悠闲自在,做事从容不慌张。在描述古代文学作品对战争等复杂程序的叙述时,体现出作者在创作时能够有条不紊,在紧张的情境中也能展现出一种闲适、淡定的创作态度,使作品既有紧张感又不失韵味。

4、“天花乱坠”:原指佛教讲经说法时,感动天神,诸天纷纷落下花来。后多形容说话非常动听,但不切实际。文中用于形容某些人在表达观点或铺陈局势时,言语过度夸张、华丽,只求吸引听众,而不注重内容的真实性与合理性。

5、“诡曲”:意为离奇、曲折,形容言辞或行为不直接、不坦率,充满了拐弯抹角的意味。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描述一些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采用隐晦、复杂的表达方式。

6、“头头是道”:本为佛家语,指道无所不在。后多形容说话做事很有条理。在讲述古代文学对复杂事件如战争的叙述时,强调叙述者能够清晰、有条理地将整个过程完整呈现出来,逻辑清晰,让人易于理解。

7、“有声有色”: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用于文学作品时,是说作者能够通过生动的描写,让所叙述的内容如在眼前,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其中的氛围、情感等,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8、“忙中有闲”:在忙碌的状态中,还能保持一份闲适的心境或找到闲暇的时间。在文学创作语境里,体现出作者即便处理如战争这类紧张、复杂的题材,也能巧妙地融入一些轻松、舒缓的元素,使作品节奏富有变化。

9、“口传”:指口头传授、传递信息。在古代经典传承初期,很多内容如孔子的言语,是在师徒之间通过口头讲述的方式流传下来,尚未形成书面文字记录,这种传播方式在文化传承中起到了重要的过渡作用。

10、“铺张局势”:指极力渲染、扩大某种局面或形势。在文学创作或表达观点时,通过丰富的描述、夸张的手法等,使所呈现的局势更加宏大、引人注目,以增强表达效果。

11、“饶有兴味”:形容对事物和景物富有兴趣。当读者阅读古代文学相关内容时,能被其中生动的描述、独特的情境等所吸引,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沉浸在文学作品所营造的世界中。

12、“追记”:事后记录或回忆记录。在记录古代人物事迹、言语等情况时,由于并非当场记录,而是后人根据回忆、传闻等进行记录,这种方式在古代经典形成过程中较为常见,如对孔子言语的记录。

13、“合调”:指音乐上的音调和谐,相互配合得当。在古代音乐与文学关联紧密的背景下,用于形容歌辞与音乐旋律搭配协调,符合音乐的节奏和韵律要求。

14、“参差得多”:形容事物之间长短、高低、大小等不一致,差距较大。在比较不同音乐风格如雅乐、楚声、新声的句调时,突出它们在形式、节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15、“节士”:指有节操的人,坚守自己的原则和道德底线,不为外界诱惑所动。在古代社会,节士往往受到人们的敬重,他们的行为和精神成为一种典范,激励着后人。

二、优秀段落摘抄及赏析解读

1、“旧历五月五日端午节,相传便是他的忌日;他是投水死的,竞渡据说原来是表示救他的,粽子原来是祭他的。他是个忠臣,而且是个缠绵悱恻的忠臣;他是个节士,而且是个浮游尘外、清白不污的节士。‘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他的身世是一出悲剧,可是他永生在我们的敬意尤其是我们的同情里。”

赏析:此段围绕屈原展开,先点明端午节与屈原的关联,用简洁话语讲述了竞渡和粽子的传说起源,为读者构建起传统文化与历史人物的紧密联系。接着从忠臣和节士两个角度对屈原进行评价,“缠绵悱恻”细腻地描绘出屈原对国家那份深沉且复杂的忠诚情感,他并非简单的愚忠,而是饱含着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痛心。“浮游尘外、清白不污”则高度概括了屈原高洁的精神境界,在世俗的浑浊中,他如同一朵纯净的莲花,坚守自身的道德准则。引用屈原的“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更是直接呈现出他的孤独与清醒,强化了其悲剧色彩。最后强调屈原虽身世悲惨,却凭借其伟大的人格,永远活在人们的敬意与同情之中,引发读者对屈原深深的缅怀和对其精神价值的思考。

2、“协律以乐为主,只要合调;歌辞通不通,他们是不大在乎的。”

赏析:该段落简洁地阐述了古代“协律”的特点,突出了音乐在其中的主导地位。在“协律”过程中,首要考量的是音乐的和谐,即是否“合调”,而对于歌辞是否通顺、表意是否精准等问题,创作者或参与者并不十分看重。这反映出当时音乐与文学之间的一种关系,音乐在艺术表现中占据着更为关键的位置,歌辞在一定程度上是为音乐服务的,从侧面展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九秋风露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持证人

专注文案个性定制,修改润色等,本人已有26年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扎实文案功底,可承接演讲稿、读后感、任务计划书、营销方案、施工方案等多方面的工作经验欢迎大家咨询。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7日上传了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