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VIP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同步练习(含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一、选择题

1.(2024连云港东海期中)随着生产力的提升,两周时期至少兴起了两轮城市发展与建设的高潮,第一次筑城高潮出现于西周初期,第二次筑城高潮出现于春秋后期。“第二次筑城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争霸战争频繁B.各国变法频繁C.铁犁牛耕的出现D.中央集权的需要

2.(2024盐城期末)关于秦人族源的传说有三类:一是《史记·秦本纪》中所载“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二是称先祖受命为周王在陇西牧马;三是战国竹简中记载,成王派其祖先抵御西戎,“以御奴之戎,是秦先人”。秦人族源的传说实质上反映了()

A.宗法等级观念B.华夏认同观念

C.夷夏有别观念D.天人合一观念

3.右图所示为侯马盟书中的一片。侯马盟书是春秋晚期晋国世卿赵鞅同其他卿大夫间举行盟誓时用毛笔写在玉片上的约信文书,既包括加强宗族内部团结以打击敌对势力的内容,也有其他卿大夫宣誓效忠赵氏的誓约等。该盟书反映出东周时期的政治现象是()

A.文明精粹,铁农具广泛使用

B.诸侯争霸,诸侯国数目减少

C.礼崩乐坏,卿大夫专权夺利

D.文化繁盛,甲骨文已相当成熟侯马盟书(局部)

4.(2024无锡江阴六校期中)《诗经·北山》中有这样的记载:“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大田》中有这样的记载:“有渰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据此可知,出现上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诸侯王的鼓励和重视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与发展

C.铁犁牛耕的出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D.周王室衰微、井田制瓦解

5.(2024南通通州、如东期中)西周前期,青铜器高古凝重,无取巧用意,纹饰原始,颇有图腾意味;春秋中叶至战国末年,器制多轻便适用,每每以现实性的动物为附饰物,追求精巧玲珑,标新立异。这一差异说明()

A.宗法观念名存实亡B.青铜铸造进入鼎盛时期

C.社会呈现转型趋势D.农耕工具发生显著变化

6.(2024无锡期末)历史学家吕思勉这样评价先秦诸子百家的学说:“先秦时代的学术,是注重于矫正社会的病态的,所谓‘拨乱世,反之正’,实不仅儒家,而为各家通有的思想。”据此可知,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

A.个人身心健康B.人与自然和谐C.重建社会秩序D.实现人生价值

7.(2024南通海安期末)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墨子提出“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他们的思想()

A.标志着察举制的形成B.都受到统治者的青睐

C.均反映了平民的政治诉求D.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8.(2024南通海门中学期中)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针对社会的急剧变化热烈争辩,著书立说,阐述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张。下列选项中符合老子思想主张的是()

A.仁者爱人,“为政以德”B.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C.兼相爱,交相利D.人性本恶,隆礼重法

春秋战国时期的知识结构图

9.某同学在整理历史笔记时,绘制了一张春秋战国时期的知识结构图(如右图所示)。右图所示的空白方框内应填入的是()

A.中原各国与周边民族关系紧张

B.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C.北方战乱导致大量的北民南迁

D.少数民族政权纷纷入主中原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列所示为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变化的一组图片。

INCLUDEPICTUREHDDGSLS7.TIFINCLUDEPICTUREHDDGSLS8.TIF

图一图二图三

材料二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摘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些史实?

(2)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的措施,并简评这些措施的历史作用。

(3)指出材料二与材料一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1.A解析:据材料可知,“第二次筑城高潮”出现于春秋后期,这一时期,各诸侯国为了争夺领土、资源和提高影响力,频繁发动争霸战争,这些战争促使各国加强城防

文档评论(0)

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