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专题11说明文阅读
●考向真题引领
(2023·四川德阳·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相见以礼
邵凤丽
①在中国文化中,礼仪既是培养个人文明素养的重要方式,也是维系社会生活秩序的重要依托。《礼
记·礼运》中说:“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从根源上看,礼仪的
产生既是对“天道”的承袭,对自然的尊重和效仿,同时也是对“人情”的适当传达。长期以来,礼仪对
国家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②在传统社会,人与人见面时,遵循相见以礼的原则。古人将相见时的各种礼仪统称为相见礼。《仪礼》
一书中的《士相见礼》,专门阐明相见时的具体礼仪规范。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在相见时就十分重视礼仪规
范,服饰、动作、语言等都要按照礼仪规范来,如果有谁违背了礼仪规范,就会被认为是失礼的人。A
③相见时注重礼仪,既是相见时人们内心情感的真实表露,也能展现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B相见
礼历史十分悠久,在发展过程中,具体礼仪规范不断传承变化,文化内涵也不断丰富。其中,拱手作揖是
典型的传统相见礼,使用频次高,普及范围广,且具有良好的历史传承性,体现了礼仪文化旺盛的生命力。
《礼记·曲礼》记载:“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先生与之言则对,不与之言则趋而退。”
④拱手的方式是右手握拳,左手掩住右手,没有其他的身体动作。如果拱手的同时,身体向前弯曲,
那就是作揖。宋代王虚在《训蒙法》中写道:“揖时须是曲其身,以眼看自己鞋头。”古人行揖让之礼,主
要是为了表达自己谦逊的态度。C
⑤关于作揖礼是否男女通行,学界观点不一。D清代学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女子也行作揖礼,
并指出:“左手在内,右手在外,是谓尚右手。女拜如是,女之吉拜如是,丧拜反是。”但也有学者指出只
有男性才行作揖礼,女性不行作揖礼。如在元代王实甫《崔莺莺夜听琴》第三折中,张珙见红娘行拜揖礼,
而红娘则“还了万福”。
⑥到现在,常用相见礼则变成了人们见面时的握手礼仪。
⑦《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载:“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也。”在中国文化发展过
程中,中国人始终习惯通过礼仪形式传达内心的情感、思想与认知。与人相见,拱手、作揖,通过自己的
身体动作表达对别人的尊重和礼让,这是中国人处世原则的体现,也是自我文明素养的重要体现。
(摘编自《百科知识》)
1.下列表述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A.礼仪不光是培养个人文明素养的重要方式,也是社会生活秩序的重要维系依托。
B.在古代,传统相见礼中普及范围广的是拱手作揖;现在常用相见礼则变成握手。
C.古人行揖让之礼,身体前倾,右手掩住左手,主要是为了表达自己谦逊的态度。
D.在中国文化中,人们见面时,通过自己的身体动作来表达对别人的尊重和礼让。
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从“礼仪”引入,主要围绕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相见礼进行阐述。
B.本文第①段,引用《礼记·礼运》中的句子,阐明了“礼”产生的根源。
C.先秦时,人们就重视见面的礼仪规范,体现在服饰、动作、语言等方面。
D.拱手、作揖、握手是相见礼的常见形式,握手传达出了平等的处世原则。
3.结合全文看,下面这个句子适合放在文中A、B、C、D中的()位置。
《礼记·曲礼上》:“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2023·青海西宁·中考真题)阅读叶圣陶的《苏州园林》(节选),回答问题。
苏州园林(节选)
叶圣陶
①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
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
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②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
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
的图画。为了达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专题04 文学文化常识、综合性学习(解析版).pdf
- 专题04 文言文阅读中考语文考前查缺补漏试题(北京专用)(解析版).pdf
- 专题04 图文转换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答题模板(解析版).pdf
- 专题04 说明文阅读(原卷版)中考语文吉林省二轮专题复习【宝葫芦秘籍】.pdf
- 专题04 说明文阅读(解析版)中考语文吉林省二轮专题复习【宝葫芦秘籍】.pdf
- 专题05 名句名篇默写(原卷版).pdf
- 专题05 名句名篇默写(解析版).pdf
- 专题05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考语文考前查缺补漏试题(北京专用)(原卷版).pdf
- 专题05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考语文考前查缺补漏试题(北京专用)(解析版).pdf
- 专题05 拓展与运用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答题模板(原卷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