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4-2025学年潮州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25.06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
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诸
如此类,在普通语言里经常出现。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字转移到声响上去,
就仿佛视觉和听觉在这一点上无分彼此。又譬如“热闹”和“冷静”那两个词语也表示“热”和“闹”、“冷”和“静”
在感觉上有通同一气之处,结成配偶,因此范成大可以离间说:“已觉笙歌无暖热。”李义山《杂纂·意想》
早指出:“冬日看碧衣似寒,夏月见红似热。”我们也说红颜色“温暖”而绿色“寒冷”,“暖红”、“寒碧”已沦
为诗词套语。培根曾说,音乐的声调摇曳和光芒在水面荡漾完全相同,“那不仅是比喻,而是大自然在不
同事物上所印下的相同的脚迹”。这算得哲学家对通感的巧妙解释。
通感各种现象里,最早引起注意的也许是视觉和触觉向听觉里的挪移。亚理士多德的心理学著作里已说:
声音有“尖锐”和“钝重”之分,那是比拟着触觉而来,因听、触两觉有类似处。我们的《礼记·乐记》有一
节极美妙的文章,把听觉和视觉通联。“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止如槁木,倨中矩,曲中钩,累累乎
端如贯珠。”孔颖达《礼记正义》对这节文章的主旨作了扼要的解释:“声音感动于人,令人心想其形状如
此。”马融《长笛赋》既有《乐记》里那种比喻又有比《正义》更简明的解释:“尔乃听声类形,状似流水,
又像飞鸿。”《文心雕龙·比兴》历举“以声比心”、“以响比辩”、“以容比物”等等,还向《长笛赋》里去
找例证,偏偏当面错过了“听声类形”。《乐记》里一串体贴入微的“类形”,比起后世传诵的白居易《琵琶
行》那一节,要添一层曲折。“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只是把各种事物发出的声息——雨声、私语声、珠落玉盘声、鸟声、
泉声———来比方“嘈嘈”、“切切”的琵琶声,并非说琵琶大、小弦声“令人心想”这种和那种事物的“形状”。
一句话,白居易只是把听觉联系听觉,并未把听觉沟通视觉。
《乐记》的“歌者端如贯珠”是说歌声仿佛具有珠子的形状,又圆满又光润,构成了视觉兼触觉里的印象。
近代西洋钢琴教科书里就常说弹出“珠子般的音调”,作家还创造了“珠子化”这样一个新词来形容嗓子,或
者这样描摹鸟声:“一群云雀儿明快流利地咭咭呱呱,在天空里擞开了一颗颗珠子”。“大珠小珠落玉盘”是
说珠玉相触那种清而软的声音,不是说“明珠走盘”那种圆转滑溜的“形状”,因为紧接就说这些大大小小的
声音并非全像莺语一般的“滑”顺,也有像冰下泉流一般的艰“难”咽涩的。元稹《元氏长庆集》卷二七《善
歌如贯珠默》就不同了,“美绵绵而不绝,状累累以相成。……吟断章而离离若间,引妙啭而一一皆圆。
小大虽伦,离朱视之而不见:唱和相续,师乙美之而谓连。……仿佛成像,玲珑构虚。……清而且圆,直
而不散,方同胃丸之重叠,岂比沉泉之撩乱。……似是而非,赋《湛露》别方惊缀冤;有声无实,歌《芳
树》而空想垂珠。”这才是“心想形状”的绝好申说。
(摘编自钱钟书《通感》)
材料二:
通感修辞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首先,通感能创造新奇的审美意象。通感修辞可以创造新奇的审美意象。“好奇务新”是审美主体普遍具有
的审美心理,也是诗词创作的一条基本审美规律,苏轼曾提出“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意谓,诗
词创作应以奇趣为根本,甚至可超乎常规,违悖常理,只要合乎情感逻辑,使人感到新颖别致,就能取得
独特的艺术效果。通感是感官感觉的互通,是一种创造性的审美想象或联想,所以基本不合常规,但由于
情感熔铸于物象之中且合逻辑,所以可让接受主体产生新颖奇特的美的感受。
其次,通感能强化深婉的审美境界。通感修辞能强化诗词幽深婉曲的审美意境。意境,是主体情思与客体
之物象融合而成的艺术境界,是诗词审美的关键。意境包括客观存在的实境和主观创造的虚境两部分。其
1
中实境是抒情载体,虚境是升华,虚境的创设将影响整部作品意境的审美效果和艺术品位。但虚境不是凭
空产生的,它须在客观实境的具体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2025学年潮州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4-2025学年镇江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4学年荆门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4学年萍乡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 2024-2025学年镇江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 2024学年济南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 2024学年荆门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 2024学年襄阳市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 2024学年浙江慈溪市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 2026届大同市高三语文第一次学情调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