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电网设备模型参数和运行方式数据技术要求》标准修订研究报告
TechnicalRequirementsforPowerGridEquipmentModelParametersandOperationModeData:StandardRevisionResearchReport
摘要
本报告围绕《电网设备模型参数和运行方式数据技术要求》国家标准(GB/T40608-2021)的修订需求展开研究。随着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加速推进,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已突破14.5亿千瓦(截至2023年底),占比超过全国发电总装机的50%。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导致电力系统运行特性发生根本性变化,传统机电暂态仿真技术已无法满足新型电力系统分析需求,电磁暂态仿真成为关键技术手段。
本次修订重点补充电磁暂态模型参数技术要求,建立统一的数据组织和交换规范。报告详细阐述了标准修订的目的意义、适用范围及主要技术内容,包括电力系统元件(节点、变压器、HVDC/FACTS等)和控制系统(动态模块、测量模块等)的参数标准化要求。标准的实施将有效解决当前电磁暂态仿真数据交互困难、准确性不足等问题,为跨平台数据共享和统一仿真奠定基础,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关键词:电网设备模型;电磁暂态仿真;参数标准化;新型电力系统;数据交互
Keywords:powergridequipmentmodel;electromagnetictransientsimulation;parameterstandardization;newpowersystem;dataexchange
正文
1.修订背景与必要性
1.1能源转型的技术需求
根据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要求,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步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已成为国家战略。截至2023年,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14.5亿千瓦,占比突破50%,但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固有的随机性、波动性特征,以及电力电子设备的大规模接入,导致系统呈现强分散、弱支撑、低惯性的新特性。
传统基于机电暂态模型(时间尺度为秒级)的仿真方法难以准确反映微秒级动态过程,亟需建立电磁暂态仿真(EMT)技术体系。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研究报告指出,当新能源渗透率超过30%时,电磁暂态仿真将成为系统分析的强制性要求。
1.2现行标准局限性
现行GB/T40608-2021标准仅涵盖机电暂态模型参数,存在以下不足:
-数据组织碎片化:各厂商仿真软件(如PSCAD、EMTP-RV)采用私有数据格式
-交互效率低下:模型转换平均耗时增加40%(中国电科院2022年测试数据)
-准确性风险:参数映射错误率可达15%-20%(南方电网实证研究)
2.标准修订技术框架
2.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
1.电磁暂态仿真软件开发:规范数据组织结构
2.跨平台数据交互:定义XML/JSON格式的交换协议
3.电网仿真数据治理:建立参数质量评估体系
2.2核心技术内容
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技术架构如图1所示:
![技术架构图]
电力系统元件参数
|类别|关键参数|精度要求|
|-------|---------|---------|
|变压器|饱和特性曲线|±0.5%|
|HVDC|换流阀阻尼参数|10^-6量级|
|新能源|虚拟同步机惯量|动态可调|
控制系统建模
-基础模块:代数运算单元
-动态模块:状态方程描述
-测量模块:采样率≥100kHz
3.创新性与先进性
1.全要素覆盖:首次系统规定24类典型设备电磁暂态参数(对比IEC61970仅涵盖12类)
2.动态扩展机制:预留10%参数容量用于新技术集成
3.智能校验:内置参数合理性校验规则(如变压器变比容差带)
主要参与单位介绍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CEPRI)
作为本标准修订的牵头单位,中国电科院在电力系统仿真领域具有突出技术优势:
-科研基础:拥有国家电网仿真中心,具备±1100kV/12kA全电磁暂态试验能力
-标准体系:主导制定GB/T36572-2018《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计算规范》等46项国家标准
-工程实践:支撑张北柔直工程等国家级示范项目,仿真准确度达99.2%
-国际合作:担任IECTC122国内技术对口单位,推动标准国际化
结论与展望
本次标准修订将显著提升我国在电力系统仿真领域的技术自主性,预计可实现:
-数据交互效率提升60%以上
-跨平台仿真结果偏差控制在3%以内
-为新能源场站即插即用提供技术保障
未来建议:
1.加快配套工具链开发(如参数自动生成软件)
2.开展与IEC61850标准的协同研究
3.建立动态更新机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船舶和海洋技术 筛选防污涂料的生物测定方法 第2部分:藤壶》标准化发展报告.docx
- 《船舶气层减阻分布式阻力测量模型试验方法》标准化发展报告.docx
- 《船舶与海上技术 船舶系泊和拖带设备 巴拿马导缆孔底座》国家标准发展报告.docx
- 《船舶与海洋技术 海上环境保护 船载式pH连续监测法》标准发展报告.docx
- 《船舶与海洋技术 水生有害物质 压载水排放符合性监测装置性能评价方法》标准发展报告.docx
- 《船用非金属橡胶护舷》标准立项研究报告.docx
- 《大豆非检疫性主要病原检测鉴定方法》标准化发展报告.docx
- 《带导管推进器转子激励的导管脉动压力测量方法》标准化研究报告.docx
- 《道路车辆电磁环境适应性要求和试验方法》标准发展报告.docx
- 《道路车辆雷电效应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标准发展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