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石油炼制与化工2024年3月
基础研究PETROLEUMPROCESSINGANDPETROCHEMICALS第55卷第3期
甘氨酸钾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结合能及动力学分析
刘均隆,成怀刚1²,刘倩1.3,王瑾,潘子鹤1
(1.山西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研究所,CO2减排与资源化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太原030006;
2.青海大学化工学院;3.山西大地生态环境技术研究院)
摘要:针对CO2吸收过程因缺乏定量动力学研究而制约新型吸收剂开发的问题,模拟计算了甘氨酸钾
(PG)与CO2的结合能,并与乙醇胺(MEA)-CO2体系进行比较,进而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条件下PG溶液吸收
CO2的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PG-CO2双分子体系的结合能明显大于MEA-CO2,但二者在水溶液模型中结合
能相差不大,吸附剂与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影响其吸收CO2能力;PG溶液浓度越高,其CO2吸收负荷越
低,1mol/L的PG溶液的CO吸收负荷为0.584mol/mol,与相同浓度的MEA溶液相近;与其他温度相比,
40℃下PG溶液的CO2吸收量最高;提高CO2流速,反应速率增大,COz吸收率下降;PG与COz的反应活化能
为28kJ/mol,比MEA吸收COz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低;而PG与MEA具有相近的COz吸收能力,这为开发无腐
蚀性新型吸收剂提供了动力学基础数据。
关键词:甘氨酸钾二氧化碳结合能动力学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消耗程动力学的研究仍较少见,尤其对吸收过程结合
日益增加,化石能源的使用导致二氧化碳(CO2)排能、功能基团与CO2的交互作用、动力学差异缺
放量大幅增长。中国炼油行业是CO2排放的重点乏定量分析。甘氨酸钾的表面张力比醇胺溶液
领域,故CO²捕集利用成为一个重大难题。在更高[14],意味着甘氨酸钾混合吸收体系挥发性可
CO,捕集过程中,吸收剂普遍受到腐蚀问题的限能更低或吸收体系极性和吸收-解吸性能可能更
制,因而开发耐腐蚀吸收剂是学者探索的方向易受到弱酸[15]等的影响;同时,在吸收CO2的过
之一。程中,中间产物可能会影响甘氨酸钾和醇胺的
目前,主流的CO2吸收剂仍是液体吸收剂,包吸收动力学性能[16-17]。然而,由于缺乏定量的
括醇胺类、碳酸钾溶液、氨水、离子液体以及相变动力学研究,上述推测无理论依据,因而无法指
吸收剂等1。醇胺类吸收剂能够有效吸收CO,导新型吸收剂的研发。可见,动力学研究对新
但其在吸收CO2过程中会腐蚀设备,同时其易挥型吸收剂研发非常重要,有必要开展相应的研
发性会对大气造成二次污染且再生能耗高[2-3]。氮究工作。
基酸盐具有和醇胺类吸收剂相当的吸收能力和反基于前期对氨基酸盐结合能的计算,笔者优
应速率[],同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降解和热降解选PG作为CO2吸收剂,并以氢氧化钾和甘氨酸
能力;相较于其他氨基酸盐,甘氨酸钾(PG)具有较合成PG,对其吸收CO,的动力学进行研究,考察
好的CO,吸收特性[5]。Lee等[6]研究发现,PG与环境条件对PG吸收CO²过程的影响;进而结合
碳酸钾溶液混合物吸收CO2的能力明显比碳酸钾模拟与试验结果,定量对比分析PG-CO2分子间和
溶液强;Fukumoto等[7发现由氨基酸合成的离子乙醇胺(MEA)-CO2分子间的结合能,以指导基于
液体可用于吸收CO2;胡一雯等[8]发现解吸PG溶PG的新型吸收剂研发。
液时加人甘氨酸,PG再生率提高约26%,吸收单
位量CO的能耗降低30%左右;张卫风等[9]发现
经过20次吸收-解吸CO2循环后,PG溶液的吸收收稿日期:2023-05-22;修改稿收到日期:2023-11-16。
作者简介:刘均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CO2捕集。
负荷为新鲜PG溶液的46.48%。
通讯联系人:成怀刚,E-mail:chenghg@sxu.edu.cn。
上述研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妈祖文化微博官方账号传播效率评价分析.pdf
- 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与多元统计分析相结合的中药葛根快速定量研究.pdf
-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家庭康复优势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pdf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新丰江集雨区农业面源污染评价定量模型研究.pdf
- 不同种源毛榛果实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与评价.pdf
- 便携式LIBS结合SSA-KELM的废钢成分定量分析方法.pdf
- 基于非靶向组学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新疆紫草差异成分.pdf
- 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pdf
- 基于层次分析法-可拓理论模型的隧道穿越煤矿采空区施工风险评价.pdf
- 形成性评价导向大学英语课程思政逆向设计综述——基于CNKI与ProQuest文献数据库分析.pdf
- Kubernetes集群部署与运维课件 15-02-限制范围.pptx
- Kubernetes集群部署与运维课件 13.1 污点Taint.pptx
- 船舶生产设计 1.1.2项目一 船舶生产设计电子教材.pdf
- Kubernetes集群部署与运维课件 1.1 Kubernetes的概述与功能.pptx
- Kubernetes集群部署与运维课件 7.2 Pod镜像拉取与资源请求.pptx
- Kubernetes集群部署与运维课件 7.4 特殊pod及pod的阶段状态.pptx
- 海洋文化 08-14肩负使命,艰苦创业.pptx
- Kubernetes集群部署与运维课件 11.6 emptyDir的安装、部署与运维.pptx
- 海洋文化 08-28(世界近代船舶史之军舰的崛起之路).pptx
- Kubernetes集群部署与运维课件 7.1 Pod的概念及基础操作.pptx
初级会计持证人
专注于经营管理类文案的拟写、润色等,本人已有10余年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扎实的文案功底,尤善于各种框架类PPT文案,并收集有数百万份各层级、各领域规范类文件。欢迎大家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