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在新教师入职培训开营仪式上关于职业素养的讲话:涵养“三德”铸师魂,锤炼“四力”育新人.docx

校长在新教师入职培训开营仪式上关于职业素养的讲话:涵养“三德”铸师魂,锤炼“四力”育新人.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校长在新教师入职培训开营仪式上关于职业素养的讲话:涵养“三德”铸师魂,锤炼“四力”育新人

各位新入职的老师们:

大家好!

春华启序,万象更新。今天,我们怀着翘首以盼的心情,在这充满生机的校园里隆重举行新教师入职培训开营仪式。首先,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向各位怀揣教育理想的青年才俊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你们的加入,为这所百年学府注入了青春活力,也为基础教育事业播撒了新的希望。作为教育征途的同行者,你们既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既是学校发展的生力军,更是教育创新的开拓者。

本次培训以“涵养职业素养,奠基教育人生”为主题,将通过理论研修、实践研磨、榜样引领三大模块,帮助大家实现从“教育新人”到“合格教师”的蜕变。今天,我想围绕“教师职业素养”这一核心,与大家分享“三德铸魂、四力立身”的思考与期许,希望能为大家的教育生涯点亮一盏明灯。

一、涵养“三德”:立师之本,铸魂之基

(一)修“师德”,筑牢教育信仰的根基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是教育事业的灵魂。作为新时代教师,要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一是坚定教育理想。要学习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像于漪老师那样“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教育情怀。

二是恪守职业底线。严格遵守《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坚决杜绝有偿补课、学术不端等行为,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三是厚植家国情怀。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树立“强国有我”的远大志向,让教育成为传递正能量、塑造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二)养“品德”,彰显为人师表的风范

“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品德修养直接影响学生的人格养成。要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准则,在言行举止中彰显为人师表的魅力。

一是言行雅正。在课堂上语言文明、逻辑清晰,在生活中举止得体、仪表端庄,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学会尊重与修养。

二是诚实守信。无论是教学内容的严谨性,还是对学生的承诺,都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用真诚赢得学生的信任。

三是公正无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因成绩优劣、家庭背景而有所偏袒,让教育公平的阳光照亮每个孩子的心灵。

(三)怀“仁德”,践行爱生如子的初心

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以“仁爱之心”对待学生,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温暖陪伴者。

一是尊重个体差异。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赛道上发光发热。

二是包容成长过失。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他们犯错时给予引导而非指责,在他们迷茫时给予鼓励而非放弃。

三是守护身心健康。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做学生的“心灵导师”,用爱心化解矛盾,用耐心陪伴成长,让校园成为滋养心灵的港湾。

二、锤炼“四力”:强师之能,立身之要

(一)精进“教学力”,站稳三尺讲台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教学能力是立身之本。要以“工匠精神”打磨教学技艺,让每一堂课都成为精品。

一是深研课标教材。精准把握课程标准的核心要求,吃透教材的知识体系,将“立德树人”融入每一个教学环节。

二是创新教学方法。主动探索项目式学习、跨学科融合等新型教学模式,善用信息技术赋能课堂,让教学既有深度又有温度。

三是优化课堂调控。学会观察学生的课堂反应,灵活调整教学节奏,让学生在“学思践悟”中提升核心素养。

(二)提升“教研力”,实现专业成长

新时代教师要从“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转型,在教学实践中探索规律、总结经验。

一是坚持教学反思。每节课后记录“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改进之法”,在反思中迭代教学策略。

二是参与教研活动。主动加入备课组、课题组,在集体研讨中碰撞思想,在合作探究中解决教学难题。

三是开展微课题研究。聚焦课堂中的真实问题,如“如何提高小组讨论效率”“分层作业设计策略”等,用小切口推动大改进。

(三)强化“育人力”,落实立德树人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要将价值观引导贯穿教育全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一是挖掘德育元素。在学科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如语文课通过经典文本传递家国情怀,数学课用数据分析解读中国发展成就。

二是关注习惯养成。从课堂纪律、作业规范到文明礼仪,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养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

三是搭建实践平台。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研学旅行等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塑造品格。

(四)永葆“发展力”,拥抱终身学习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教师唯有持续学习,才能跟上教育变革的步伐。

一是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每天阅读教育名著、关注学科前沿,让自己的知识储备“常学常新”。

二是掌握数字技能。主动学习智慧教育平台、AI教学工具的使用方法,用技术赋能教学创新。

三是跨界拓展视野。广泛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数十年中小学教育课件、试卷、练习、学案、教案等制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