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共筑生命家园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上册.pptxVIP

6.2共筑生命家园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九年级上册.pptx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500里贯通南北,2500年穿越古今,中国大运河南起浙江,北至北京,流经8个省级行政区,沟通5大河流水系,贯通古今,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人工河。由人开凿,因人而兴,以人传承,在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的当下,让我们感受大运河的千年流淌,看人河共生的故事。这描述的是?

“在我们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一些地方几度繁华、几度衰落。历史上很多兴和衰都是连着发生的。要想国泰民安、岁稔年丰,必须善于治水。”第六课——人河如何共生?

总万物共生斯为盛—从运河古今看如何绘就人河共生美卷?1流淌千年—人河为何共生?2润泽八方—人河如何共生?3绿色新生—人河如何共兴?

1

古今多少事,赋予运河说轻唤运河水,钟情大运河。它秀美壮丽,水清河畅。李白、白居易、苏东坡、刘禹锡、杨万里…,古往今来诸多诗人在此留下了诗作。

然而本世纪初大运河因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速,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闻到臭,杭州到。”苏南浙北坐船南下杭州的旅客,一到拱宸桥就发出这样的抱怨。彼时大运河杭州段两岸工厂林立,居住着40多万户人家,每天直排大运河50万吨污水。河道淤积、水质不达标、生活垃圾;生态系统严重破坏;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的一些河道出现断流甚至长期干涸...

人和河水有何关系?如果我们不好好对待“河水”,会发生什么?议一议生命共同体生存与发展需要开发、利用提供滋养不好好对待河水,必然会受到它的惩罚!

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水旱灾害的抗争史,仅有文献记载以来,我们经历过的水灾和旱灾就已经超过2000次。

知识总结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P81-82①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③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④★人类可以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会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2

实行负面清单管理,禁止过度开发建设:大规模新建扩建房地产、大型及特大型主题公园……禁止新建扩建高风险、高污染、高耗水产业和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工矿企业....把运河沿线资源利用起来,展现运河新气象,将大运河打造成有特色的“文化符号”,实现新发展。近些年来,为了保护传承与利用大运河,大运河沿线省份多地:这说明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们应该如何做?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知识总结2.怎样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P83-P84坚定目标:①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基本国策:②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新发展理念: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3

扬州,一座与运河同龄的城市。扬州是大运河的原点城市,是一座因运河而生的城市,也是因运河而得到兴旺发展的城市。时光回拨到300多年前,夏秋之交,清初诗人站在扬州城西北,凭栏远望,满目苍翠,写下“绿杨城郭是扬州”的传世佳句。岁月更替,世事变迁。绿色,早已镌刻城市肌理,成为扬州不变的鲜明底色。近些年,扬州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以发展的“含绿量”提升增长的“含金量”,为“绿杨城郭是扬州”书写了新的时代篇章。

请你根据扬州的绿色发展之路,破解扬州发展“含绿量”提升增长的“含金量”的密码。过去,扬州三湾古运河畔两岸聚集着农药厂、皮革厂等多家企业,水质、空气等污染破坏严重,虽然为了发展经济,但是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破坏。从2014年开始,扬州市对运河三湾段开展了三年多的治理,昔日臭气熏天的“龙须沟”摇身一变,成为风景秀丽的湿地公园。如今,绿色已成为扬州最亮的城市底色,生态成为460万人民最大的民生福祉。依托于绿色底色,2023年,扬州旅游接待总人次达1.0321亿,全市年旅游收入超过1300亿元。1

议一议11.以扬州为例,很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为了经济增长不惜牺牲了环境,你认为二者矛盾吗?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是怎样的关系?①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②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知识总结3.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P85

文档评论(0)

aimor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