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行业研究行业投资策略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机械设备
量产破局,链动新机强于大市(维持)
——2025年中期人形机器人行业投资策略报告2025年07月11日
行业核心观点:
当前正处于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的“破晓时刻”,量产元年已经开启。特斯拉、华为、FigureAI等科技巨头在人形机器人行业的持续投入有望驱动行业迭代加速并不断突破,人形机器人量产并实现大规模应用迎来曙光,商业化落地可期。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处于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落地的关键节点,政策支持、入局者不断增加及AI大模型赋能共同推动行业加速发展。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加剧、人力成本提升,市场对人形机器人的需求与日俱增,人形机器人有望形成一个新兴产业,逐渐从B端走向C端,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相关研究
相关研究
6月挖掘机与装载机销量同步实现双位数增长
智元远征A2人形机器人同时获中美欧三方认证
人形机器人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升级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2024年1月至今(截至2025年6月26日),人形机器人指数作为成长型主题板块,多次跑赢Wind全A指数,超额收益主要源于两重动力驱动:技术突破密集兑现(如灵巧手更新迭代,新款人形机器人亮相)直接提升板块估值;政策催化(国家级政策出台)推动指数阶段性冲高,形成“政策-融资-订单”正向循环。
供给端:人形机器人产业的供给侧正在迅速繁荣。一方面,海外的人形机器人领军企业如特斯拉、FigureAI等正在不断推进产品迭代和商业化落地,人形机器人将在工厂等场景实现批量应用提上日程,这标志着人形机器人在工业领域的实际工作能力得到了验证和认可。另一方面,中国已成为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最活跃的市场,2024-2025年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近年来特别是2023年以来,创业先锋企业、科技巨头、车企等不同背景的玩家正加速涌入人形机器人市场。目前,国内人形机器人产品各具特色,在智能化和运动控制等关键产品特性上已经展现出了较强的竞争力,并快速推进其量产节奏。
量产计划:2025H2是量产验证关键窗口期。2023年《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要求2025年实现“批量生产”,培育2-3家全球影响力企业,并在制造、民生等领域开展示范应用。特斯拉、FigureAI、1XTechnologies、AgilityRobotics、宇树科技、优必选、众擎机器人等公司计划于2025年实现初步量产。人形机器人应用落地遵循“工业制造实训→B端场景扩展→家庭服务普及”的递进。
软硬件端:软件方面,AI大模型为人形机器人注入灵魂,是解锁人形机器潜力的关键钥匙,但目前是整个链条中最薄弱、最需要突破的环节,其发展滞后于机器人硬件。近年来,国内外厂商纷纷在自研大模型,为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注入了新生机。硬件方面,根据对人形机器人用精密减速器市场规模的测算,人形机器人或将为精密减速器带来数百亿增量
行业相对沪深
行业相对沪深300指数表现
数据来源:聚源,万联证券研究所
机械设备沪深30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分析师:
分析师:蔡梓林
执业证书编号:S0270524040001
电话:邮箱:caizl@
研究助理:李晨崴
电话:邮箱:licw@
万联证券研究所第2页共25页
证券研究报告
市场。随着人形机器人量产节点渐近,处于人形机器人供应链核心位置的主要厂商有望受益。
需求端:一方面,全球老龄化趋势加剧,未来全球劳动力市场供需格局将日趋紧张,催生机器代人需求;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打开养老服务类机器人市场空间,“机器人+养老”成为解决养老问题的可行方式之一。同时,伴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重,用工成本不断攀升,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Optimus未来售价有望低于2万美元/台,从长远视角来看机器换人性价比未来有望逐步体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国际宏观-#海外经济:《大美丽法案》:内容、影响与策略启示-东吴证券[芦哲,张佳炜,韦祎,王茁]-20250714【15页】.docx
- 国际宏观-海外市场2025年度中期投资策略:把握“不确定性”的边界-国联民生证券[包承超,杨灵修,邓宇林]-20250711【48页】.docx
- 国际宏观-美国经济研究:关税“悖论”:真的越加越通缩?-民生证券[陶川,林彦,邵翔]-20250712【9页】.docx
- 海尔智家(600690)高端领航,全球纵横-国金证券[王刚,赵中平]-20250712【31页】.docx
- 海天味业(603288)渠道变革、品类裂变、港股出海:海天味业重构增长边界.docx
- 含换相转矩波动的小型伺服驱动系统机电耦合模型及动态特性分析.docx
- 韩国央行-不断增长的老年人雇主人口:原因和政策回应 The Growing Elderly Self-Employed Population Causes and Policy Responses 2025.docx
- 焊接热输入对高速列车转向架耐候钢焊缝金属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及腐蚀行为的影响.docx
- 航空机场-战略升维驱动产业变革,低空经济万亿蓝海生态图谱.docx
- 弘景光电(301479)卡位智能影像镜头,小而美的光学专家(XR系列之11暨AI硬件系列之4)-申万宏源[]-20250712【33页】.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