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土壤和沉积物 总铜、总铅、总铬、总镉、总镍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编制说明.pdfVIP

HJ-土壤和沉积物 总铜、总铅、总铬、总镉、总镍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编制说明.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土壤和沉积物总铜、总铅、总铬、总镉、总镍的

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土壤和沉积物总铜、总铅、总铬、总镉、总镍的测定石墨炉原

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标准编制组

二〇二五年六月

项目名称:土壤和沉积物铜、铅、锌、铬、镉、镍等重金属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项目统一编号:2017-7

承担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云南省生

态环境监测中心、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编制组主要成员:周笑白、张霖琳、于勇、王静、陈维、王鑫、刘兆

莹、段学新、夏新、白云雨

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技术管理负责人:许佳君、陈春榕

标准所技术管理负责人:裴淑玮、李琴

生态环境监测司项目管理负责人:仇鹏

目录

1项目背景1

1.1任务来源1

1.2工作过程1

2标准制订的必要性分析3

2.1被测对象(目标物)的环境危害3

2.2相关生态环境标准和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的需要4

2.3现行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的实施情况和存在问题8

3国内外相关分析方法研究及文献调研11

3.1主要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相关分析方法研究11

3.2国内相关分析方法研究15

3.3文献资料研究17

3.4本方法与国内外方法的关系19

4标准制订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20

4.1标准制订的基本原则20

4.2标准制订的技术路线20

5方法研究报告22

5.1方法研究的目标22

5.2方法原理23

5.3试剂和材料23

5.4仪器和设备24

5.5样品25

5.6分析步骤36

5.7结果计算51

5.8检出限测定52

5.9方法精密度测试数据54

5.10方法正确度测试数据59

5.11质量控制61

5.12增删条款及增删内容原因说明62

6方法比对74

6.1方法比对方案74

6.2方法比对过程及结论74

7方法验证81

7.1方法验证方案81

7.2方法验证过程及结论82

8与开题报告的差异说明89

8.1关于锌可行性分析89

8.2关于银的可行性分析90

9参考文献93

附件方法验证报告97

i

《土壤和沉积物总铜、总铅、总铬、总镉、总镍的测定石

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1项目背景

1.1任务来源

根据原环境保护部2017年4月发布的《关于开展2017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项目实施

工作的通知》(环办科技函〔2017〕413号),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承担原环境保护部科技标

准司2017年标准制修订项目《土壤和沉积物铜、铅、锌、铬、镉、镍等重金属的测定石

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项目统一编号:2017-7),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原北京

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云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原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天津市生

态环境监测中心(原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作为协作单位参与项目。

1.2工作过程

1.2.1成立标准编制组

承接标准修订任务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迅速组建标准制修订编制组(以下简称“编制

组”),完成任务书与合同书的填报工作。随后,编制组召开工作启动会,依据各协作单位

的专业优势,科学分配任务,明确文献调研、土壤前处理酸消解体系优化、方法技术参数研

究等工作细则,确保标准制修订工作有序推进。

1.2.2组织专家研讨会

2017年2月,编制组在北京召开专家研讨会,重点对标准编制的技术路线、目标元素

的选择、前处理体系的适用性以及方法验证方案进行了讨论。专家组经过对前期条件实验开

展情况的问询,建议目标元素选择需综合考虑土壤丰度和石墨炉测试灵敏度,称样量应满足

仪器灵敏度要求;前处理方法应统一条件以保证测试一致性;石墨炉测定不同元素时,基体

改进剂宜选普遍适用型。

2017

文档评论(0)

pvg-s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