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笔试):高中语文2025年下半年考试与答案解析.docxVIP

教师资格证(笔试):高中语文2025年下半年考试与答案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师资格证(笔试):高中语文2025年下半年考试与答案解析

由于2025年下半年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笔试尚未进行,所以无法为你提供真实的考试题目与答案解析,但我可以依据以往考试题型和考点为你生成一套模拟试卷及详细解析,供你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敕造(chì)惫懒(bèi)讪讪(shàn)扪参历井(shēn)

B.錾银(zàn)两靥(yàn)桌帏(wéi)拗他不过(niù)

C.蹙缩(cù)歆享(xīn)榫头(sǔn)鸡豚狗彘(zhì)

D.庠序(xiáng)洿池(kuā)贾人(gǔ)间或一轮(jiàn)

答案:C

解析:A项正确;B项,“两靥”的“靥”应读“yè”;D项,“洿池”的“洿”应读“wū”。本题考查常见汉字的读音,对于一些易读错的形声字、多音字要重点记忆。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学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B.经过昨夜的一场大雨,使空气清新多了。

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D.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磨炼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答案:C

解析:A项,否定不当,“防止”和“不再”表意重复,应删去“不”;B项,缺少主语,可删去“经过”或“使”;D项,缺少主语,可删去“通过”或“使”。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

3.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莫泊桑是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品有《项链》《羊脂球》等。

C.《社戏》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彷徨》,文章通过描写“我”和小伙伴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经历。

D.《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他与法国作家莫泊桑和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答案:C

解析:《社戏》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不是《彷徨》。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包括作家作品、文学体裁等方面的知识。

4.下列对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③他饿得都可以把一头大象给吃了。

④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A.夸张排比比喻拟人

B.对偶比喻夸张排比

C.夸张拟人夸张排比

D.对偶拟人比喻排比

答案:C

解析:①“三千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②“春天的脚步近了”把春天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手法;③“可以把一头大象给吃了”运用了夸张的手法;④“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手法,本题重点考查夸张、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判断。

5.教师在讲解《沁园春·长沙》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播放了一段湘江秋景的视频。该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

B.演示法

C.讨论法

D.练习法

答案:B

解析: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教师播放湘江秋景视频属于运用演示法。本题考查教学方法的判断,不同的教学方法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6.教学《孔雀东南飞并序》时,教师要求学生梳理古代叙事诗的发展脉络,下列作品中,最早出现的叙事诗是()

A.《陌上桑》

B.《木兰诗》

C.《悲愤诗》

D.《长恨歌》

答案:A

解析:《陌上桑》是汉乐府诗,大约产生于东汉时期;《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蔡琰的《悲愤诗》作于汉末;白居易的《长恨歌》作于唐朝。所以最早出现的叙事诗是《陌上桑》。本题考查古代文学作品的时间顺序,需要对不同朝代的文学作品有一定的了解。

7.教师在教学《蜀道难》时,引导学生梳理诗歌中的神话传说,下列不属于这一范畴的是()

A.五丁开山

B.六龙回日

C.子规啼血

D.庄周梦蝶

答案:D

解析:“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子规啼血”都在《蜀道难》中出现,且都属于神话传说。“庄周梦蝶”出自《庄子·齐物论》,与《蜀道难》中的神话传说无关。本题考查对诗歌中神话传说的识别,需要熟悉常见的神话故事。

8.在学习完苏轼的《赤壁赋》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和“寄蜉蝣于天地”中“于”的用法相同的句子,下列学生给出的句子中,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小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小小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