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托物以言志
——闻一多《红烛》;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多年以前
这样一首歌
曾传遍大街小巷
无数国人唱起这首歌
都会回想起当年
积贫积弱的旧中国
受尽列强欺凌的屈辱历史;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改名多,字友
三,又改名一多。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浠水。现代爱国诗人,学者,战士。自幼喜爱古典诗歌、绘画和戏曲。五四运动后开始发表新诗。曾留学美国。先后在中山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
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7月15日发表了著名的《最后的一次演讲》,当日下午,即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杀害。;
早年参加新月社,提倡新格律
体诗。他的诗具有极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代表作《红烛》、《死水》具有沉郁奇丽的艺术风格,整齐、和谐的艺术表现,影响颇大。;
5
提出诗歌创作“三美”
音乐美,指的是音节和旋律的美。
绘画美,指的是词藻的运用,要体现出中国象形文字的视觉方面的印象(即富有形象感、色彩感和画面感)。
建筑美,指诗的对称和句的整齐。;1922年闻一多赴美留学,因内心对文学的热爱,加上寂寞的异国生活和浓浓的思乡之情,激发了他的创作冲动,
创作出大量的爱国诗篇。
1926年从美国归来,但看到的是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凋弊的黑暗现实,极为失望。正是这
种为现实所冷却了的爱和期望,成为了
其诗的深层根基。;
朗读诗歌,感知文本:
听音频细感悟;
1.这首诗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句诗“蜡炬成灰泪
始干”作为引子,诗歌主体扣住了引子中的哪两个字写红烛?分别在第几节。
“灰”与“泪”;
第1节:赞美“红”的本色。
第2节:抒写“烧”的困惑。
第3-4节:颂扬“光”的意义。第5-6节:追思“泪”的价值。第7节:展望“花”的快乐。
第8节:感叹“果”的“灰心”第9节:点明红烛的精神本质。;
第1节:赞美“红”的本色扬
第2节:抒写“烧”的困惑。抑第3-4节:颂扬“光”的意义扬
第5-6节:追思“泪”的价值抑
第7节:展望“花???的快乐扬
第8节:感叹“果”的“灰心”抑第9节:点明红烛的精神本质。扬;
4、思考:诗歌以问答的方式展开抒情,请问哪几节有问号,
分别问什么,想要表达什么?诗人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三处。第一节:红烛为什么这样红?赞美
第二节:红烛为什么要自焚?困惑
第六节:红烛为什么要流泪?欣然
全诗以诗人对“红烛”的心迹交流为线索,用问答的形式展开诗意,抒发诗情,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对诗歌创作宗旨的求索过程和结果。;
5.开头“红烛啊”贯穿全诗,这是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对
全诗有什么作用?
反复的修辞方法,
局部复沓吟咏,形成诗节的排比,便于倾诉自己
的所见所思所感,是全诗抒情的中心和总纲。
呼告的修辞方法,
增强抒情效果,加强感染力,引起读者共鸣。
通过直接对不在面前的人或物进行呼唤和倾诉,以表达强烈的情感和思想。;
“世人”即普通国民,具有鲁迅所言的劣根性;“诗人”则是呐喊者,起着唤醒民众的作用。
“监狱”更多指向囚禁进步思想和现代文明的精神牢狱。;
首先这是作者的联想,花与果只是理想中的产物,并非现实。现实人生的更大可能,在于虽有奉献牺牲,却依旧无法改变沉沉暗夜。面对无边黑暗,灰心也就成为一种必然。现实的黑暗总是超过理想的光芒,沉沉暗夜之中,红烛所有的牺牲却并未催生出灿烂的光明,只能换来“灰心流泪”的苍凉落寞。;
一诗歌鉴赏—
任务二:重点赏析,体悟诗人心中的“红烛精神”。
4、如何理解“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内涵?
这是诗人的行动宣言,将现实人生的各种“灰心”毅然决然地抛诸脑后,只留下一颗执着的心,在理想与幻灭并存的大地上无怨无悔地耕耘。也是诗人的自我勉励,表达诗人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担当精神。;
一诗歌鉴赏—
任务三:知人论世,思考托物言志的写法。
1、《红烛》是一首咏物诗。咏物,或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怀。闻一多借“红烛”这一意象,言了何志,抒了何怀?
红烛烧蜡成灰,为创造光明而彻底牺牲自我;红烛伤心落泪,为创造光明而忍受各种苦痛;红烛“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表达诗人将自己无私奉献于并不美好的时代的决;
《红烛》是一首咏物诗。
咏物,或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怀。
闻一多借“红烛”这一意象,言了何志,
抒了何怀?;
托物言志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
手法。所谓托物言志,是指诗人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上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公开课】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pptx
- 【公开课】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pptx
- 【公开课】光的反射+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pptx
- 【公开课】光的反射+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pptx
- 【公开课】光的直线传播+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pptx
- 【公开课】熔化和凝固+(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pptx
- 【公开课】升华和凝华(教学课件)-+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pptx
- 【公开课】生物的特征-2025-2026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爱上生物课优质备课(人教版2024).pptx
- 【公开课】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pptx
- 【公开课】运动的快慢+教学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pptx
文档评论(0)